“礼者,天地之序”,在封建社会,儒家“明伦理,分等级”的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因此各朝统治者都强调用等级分明的礼制来维护社会安定。
在礼制思想的影响下,家具不仅是功能上满足人们日常起居的器具,也是使用者的等级、地位以及权力的物化表现。而宝座作为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最高等级家具,其中蕴含着严格的礼制思想与文化,是天子为尊的等级象征,其造型结构、样式选材、装饰方法、色彩搭配等方面都与礼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皇帝的宝座究竟有什么讲究吧~
造型结构
太和殿宝座设计结构图
宝座其实是由罗汉床适当缩小长度和宽度演变而来的一种尺寸较为宽大的坐具。
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强调的是精神而不是强调物质,所以为了彰显天子至尊的特点,工匠们在宝座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尊严第一舒适第二”的原则。因此坐在宝座上,实际上是四边都不靠的,皇帝如同坐在一个板凳上,对皇帝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样式选材
清乾隆 紫坛嵌玉宝座
清代宫中宝座样式很多,如红雕漆嵌玉荷花纹宝座、百宝嵌宝座、太和殿髹(xiū漆涂在器物上)金漆龙纹宝座、紫檀木宝座、紫檀雕漆云龙宝座等。
清代宫廷为区别于常用柴木制成的民间家具,体现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宫廷家具主要使用纹理色泽能够体现皇家风范的珍贵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等。宝座整体除了使用名贵的木材,局部装饰处还使用玉石、玛瑙、珐琅、金银、瓷、玻璃、犀角等珍贵材料。
装饰纹样
太和殿宝座局部
宝座常用的装饰纹样有山水纹、花鸟纹、龙纹。
清代礼制规定龙纹只限于皇族使用,官吏军民禁用龙纹。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神权,皇帝被认为是真龙天子,是权威和尊贵的象征,因此御用的家具上常常饰以龙纹。龙纹为宝座上装饰纹样的主要内容,山水纹和花鸟纹在宝座上通常为辅助装饰纹样,搭配镶嵌、雕刻等手法,衬托得龙纹更加生动形象。
色彩搭配
太和殿内景
每个朝代所崇尚的颜色都不同,秦朝尚黑,汉代尚黑、红,而由汉武帝刘彻至清朝皆以黄色为尊。
在清代,黄色是皇家器物、服饰等用品的主色调,明黄色更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颜色。赤色也是表示尊贵的正色之一。因此,宝座的坐垫软包部分通常采用黄缎覆面。而宝座木材部分的色彩有赤色有黄色,赤色来源于大漆或是在选材时就选用赤色或偏黑色的高档红木,如紫檀等;黄色来源于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金釉色的漆或金箔。皇帝坐过的宝座保存时也要用特制的黄缎套罩上。
摆放陈设
养心殿东暖阁内景
《礼经释例》中记载:“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清代宝座大多摆放在正殿的中心位置,配以屏风等家具组成宝座间。
《故宫藏品总目录》中记载了34件宝座,其中太和殿上的宝座居中南向,属于堂上的尊位,是最高等级的宝座,充分反映了天子的至上权威。同时太和殿的髹金漆龙纹宝座,为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采用的是镂空髹金漆雕龙,且这件宝座是由左右的香几、甪端(lùduān是一种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等陈设和其后的雕龙髹金屏风共同组合而成为一个“宝座间”,宝座整体的配套性也反映出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其它部分宝座在清代时也放在配殿,都“严格”地陈设在殿内的中心位置。宝座的摆放方向一般面南背北,以便帝王接受臣子“北面侍君”的大礼。在宝座的背后一般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带座屏风,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鶴蜡扦之类的器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体现帝王君临天下的威仪。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喷泉景观设计巧妙,其中的音乐喷泉、水力钟喷泉、猎狗逐鹿喷泉都让人流连忘返,清帝甚至专门设置了用于观赏喷泉的坐南朝北的独特宝座——观水法。观水法位于大水法的正南方,这里是清帝经常观赏喷泉、礼遇外藩王公和外国使臣的地方。
见“座”如见“朕”
太和殿宝座
宋明以来,“宝座”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成了帝王集权的象征。
据《明史》记载,万历皇帝即位之初,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
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冯保立于皇帝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到了清代,宝座所代表的权威性日益突出。雍正元年曾下谕旨:“朕见新进太监,不知规矩,扫地时,挟持笤帚,竟从宝座前昂然直走。尔等传谕乾清宫等处首领太监等,嗣后,凡有宝座之处,行走经过,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趋窜步方合礼节。”就是说,侍奉皇帝的大小太监,不仅要竭诚效力主子,就是对于主子坐过的宝座亦需见“座”如见“朕”,必俯首躬身,急行而过,以示敬意。
数千年来,中国的古典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清代宝座用材如何多样、色彩纹饰如何缤纷、周边成套的陈设如何衍生,都是为了彰显皇帝本人独一无二的身份与地位,这也正是上古以来”藏礼于器“的传统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