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称上君,又称驼城,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兴于明清时期,是明长城九边重镇之一。康熙皇帝授予两守孤城,千秋忠勇的刻碑,被誉为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
榆林古城,在中国许多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中,历史并不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规模也不是很大。明永乐元年(1403)在榆林市设立榆林村,正统初年改建为堡垒。
榆林卫成立7年(1471),成化9年,延绥镇迁至榆林卫城。古城东临驼山,西临榆溪河,北锁红石峡,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陕北重要的中心枢纽,是塞北风沙线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也是陕北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了重现著名历史文化城市榆林的风格,有必要研究古城墙。虽然它经常被火灾和风雨侵蚀,但大多数都是完好无损的。
榆林卫城在古代直接承担了守卫首都北京的功能。榆林是中国唯一一个皇帝指定的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榆林古城的城墙高度为3英尺,约12米,而北京的明城墙高度仅为11.6米。
榆林和北京是生态安全社区。古榆林不仅是军事重点,也是边境贸易的中心,是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地方。
榆林市位于半山半川,东高西低,平面呈菜刀形,城墙内夯黄土,夯层厚16-20cm,外墙砌砖,上有堆垛。底宽15米,顶宽9米,高12米。
原南墙长1060.4米,西墙长2124.5米,北墙长1168.9米,东墙长2435.5米,现有城墙长5677.8米。
榆林市由于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维修扩建。
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抚黄献首次向北展建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
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
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阳河沿岸,俗称南城。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拓榆阳。
从嘉靖19年(1540年)到万历十年(1582年),驻榆官员多次修建榆林城墙。除了增加和增厚,他们还先后完成了整个城墙外的青砖包装。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墙建有威宁门、振武门两座东城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墙没有城门。
中间有镇北楼,城门楼、城墙四角楼、东城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共有14座城楼,周长5354步。东门和南门都有瓮城,有千斤门,与城墙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由于历代战争,榆林卫城的城墙损坏非常严重。总体而言,城墙遗存段的保存率达到79.89%,古刀币形态依然清晰可辨。
其中,东城墙的保存相对完整。从城墙遗迹构成来看,现有城门3座、瓮城2座、城楼2座、马面15座,其中镇远楼为重建建筑。目前,有2座城门和8座马面被拆除。除修复段外,基本没有完好的部分,只有东城墙部分段落保存相对完好。
到目前为止,城市内外仍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其中星星楼和凌霄塔最为著名。城市内外都有古庙。这些寺庙经过几次改造,形成了各种寺庙群体。寺庙内有精美的明清壁画、雕像和碑刻,珍贵而异常。
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称,尤其是六楼骑街、榆林老街、卫城城墙等。,也是榆林的历史文化名片。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在这里排成一排,呼应了城南的凌霄塔和城北的北台。
榆林古城的建筑风格遗传了北京的风貌,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老榆林的古风遗韵。古城是榆林人生活的一部分,榆林人的古朴生活,在这里可以一一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