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嘉祥武氏墓地石刻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部,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石刻建筑。建于东汉桓、灵帝时期,又称武梁祠、武氏祠。

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现存石阙、石狮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雕构件四组40多块石头。全石结构,石雕肖像,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是汉代保存完好的石雕艺术珍品。



石阙与石狮原为武氏墓地神道设施,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靠近单檐,高4.30米,基座宽2.58米,厚1.4米。


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多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和弟绥宗、景兴、开明和创作工匠的名字。石阙被誉为世界第一阙。

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一对圆雕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口腔巨大,昂首望去,朴素端庄,形态生动。石狮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记载的石狮,堪称石狮的鼻祖。

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1961年宣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深坑内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至现在的地板以上,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


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武氏祠堂汉代肖像石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和汉代肖像石。肖像内容丰富,材料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汉的社会状况、当地习俗、规章制度、宗教信仰等。


汉代画像石作为汉代地下墓、墓、庙等建筑上雕刻的建筑构石,被称为汉代绣像史,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济宁是汉代画像石分布最密集、发现最多的地区,也是汉代画像石两大发源地之一的中心区。



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济宁地区有近3000件汉画遗迹,包括祠堂、宫殿等地上建筑构件,以及石棺、石室等地下墓室构件。从出土汉画遗迹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它在全国排名第一。因此,它被誉为世界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世界。

嘉祥武氏墓石刻,被誉为汉代绣像史!


武氏墓集团肖像石雕技术主要采用压地隐藏,不仅保持了平坦的墙壁,而且使肖像跳出来。图像外的石头表面留有整齐细致的垂直线凿子。构图分层分层组合,层次有序。这些石雕艺术以其罕见的简单的肖像,八点精致吸引了世界的注意,著名的学者争相扩大墨水,中外书籍和期刊被广泛录制。


武氏祠堂的许多图片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并被各种教科书、历史书籍、相册、邮票等广泛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论说,它超过了埃及浮雕和古希腊瓶画,被称为世界三大独特性,在国内外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