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智珠寺位于北京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始建于乾隆21年(公元 1756年),2012年,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的典范,智珠寺古建筑群保护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北京建筑首获此殊荣。2019年10月,智珠寺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第1张

智珠寺建筑结构

智珠寺坐北朝南,从山门殿至后殿共五层殿宇。山门外有大门及红围墙。山门三间,大式硬山筒瓦大脊,门楣有石额“敕建智珠寺”。钟鼓楼二层,歇山顶,角梁悬铃。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大式硬山顶,筒瓦大脊,上带吻兽和垂兽,额枋饰旋子彩画,三踩单昂斗栱,内为彻上明造,殿两侧有红围墙。殿额为“宝纲光音”。第三层方殿为正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周带廊;重檐攒尖顶,上为砖宝顶,五踩单昂斗栱,角梁悬铃,下檐柱带雀替,三踩单昂斗栱,有旋子彩画。第四层大殿面阔五间,大式歇山筒瓦调大脊,旋子彩画,五踩单昂单翘斗栱,角梁悬铃,内为井口天花,明间门楣有额为“现清净身”,故此殿又叫“净身殿”。后殿面阔五间,大式硬山筒瓦大脊,上带吻兽及垂兽,旋子彩画,带雀替,无斗栱。

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智珠寺历史

公元17世纪末,康熙帝推崇藏传佛教,提倡在全国广建佛教寺庙,并建寺赠与二世章嘉活佛。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时,“奏请命名嵩祝寺”。自二世章嘉开始,嵩祝寺成为历世章嘉活佛在北京的主要驻地。北京的原御用印经厂被选为建造三座重要寺庙的地址,这三座寺庙自东向西排成一线,分别为智珠寺、法渊寺和嵩祝寺,形成了一组较大规模的佛教寺院群。“智珠寺”三字为乾隆皇帝钦并题写,康乾盛世之时,智珠寺和相邻的嵩祝寺、法源寺,成为北京城内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

“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作为当时最杰出的宗教领袖之一,一直居住在智珠寺和相邻的寺庙内,并经常在此举办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这里也逐渐成为清朝帝王宫廷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民国时期,嵩祝寺内成立了佛教同愿会,七世(十九世)章嘉担任会长。此后,嵩祝寺还曾做过“蒙旗宣化使署”。直到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第六世活佛仍然在智珠寺中居住。

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第2张

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1949年后,智珠寺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北京的3000座寺庙大多转变为民用。随着光阴的流逝,这些寺庙也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1950年代,嵩祝寺及智珠寺、法源寺停止宗教活动,嵩祝寺被北京市盲人橡胶厂占用为厂房。1970年代,无线电厂合并,自崇文门外迁至嵩祝寺,将北京市盲人橡胶厂替换走,成立了北京东风电视机厂,该电视机厂将嵩祝寺的天王殿、钟鼓楼,法渊寺的全部建筑拆除,嵩祝寺的天王殿、钟鼓楼原址建成了生产车间,法渊寺原址建成了组装车间。后来,该电视机厂还占用了智珠寺的前殿及西配殿。1991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同牡丹集团合并,嵩祝寺、法渊寺、智珠寺的部分旧址及部分建筑被牡丹集团的下属单位占用,企图在原嵩祝寺山门、天王殿的旧址上开发“牡丹园公寓”但未成功,该地产变成高层烂尾楼,致使嵩祝寺的现存建筑长期处于阴影之下。如今,嵩祝寺的中路南侧及东路南侧建筑均无存,中路主要建筑仅余正殿、宝座殿、藏经楼。这些使用单位将文物建筑作为生产车间、库房使用,对古建筑损毁严重。

智珠寺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

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北京东城区智珠寺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