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

“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五台杂咏》词中对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的评价。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唐代寺院施工设计的代表作。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称国宝,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宋、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葺,1973年又进行了复原性整修,恢复了唐代殿宇建筑出檐深远的浑朴豪放面貌。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

南禅寺比佛光寺的修建还早75年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距县城22公里,距五台山台怀镇87公里。寺院坐北向南,由两个小院落组成,共占地4158平方米。大殿为寺院的主体建筑。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内西平梁底皮有题记云:“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可知南禅寺应建在唐建中三年或以前。即便以建中三年修建算起,该寺距今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较之著名古刹山西五台县佛光寺的修建还早75年。佛光寺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经多方考查,于1937年发现的。南禅寺是乡间小庙,上不了敦煌壁画,故当时梁思成未先找到,而称佛光寺为“第一国宝”。
  大殿设计营造堪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南禅寺是乡村小寺,非官家庙宇,限于财力,规模甚小。大殿之“大”,是对本寺其它建筑而言,实际只是一座很小的殿堂。其面宽3间,15.6米;进深3间,13.9米,基本呈方形。但就是这样一座小殿,却处处显示了中唐木结构建筑的特色,堪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是研究唐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
  全殿由台基、屋架、殿顶3部分组成。台基高1.1米,由砖石垒砌,在低矮配殿的衬托下,使大佛殿显得雄伟突出。殿前置月台,南北长5米,东西后沿宽15.72米,前沿宽14.64米,形成不规则的方形。南禅寺的大殿与月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更使大殿显得气势不凡。
  大殿的屋架简练、笃实、古朴,显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殿身四周设檐柱12根,其中西山墙内施方柱3根,为翻修前的原件,其余为圆柱,粗壮结实。殿内别无金柱,屋顶重量通过梁架由檐柱支撑,墙身只起间隔内外和遮挡风雨的作用,与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相似。檐柱柱头稍有卷杀,微向内倾,形成侧脚,与横梁构成斜角;角柱生起,致使梁架四角翘起,即使整个屋架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
  大殿整个屋架结构设计合理,排列齐整,衔接严实,无多余的装饰构件,间有局部的点缀。其优点有三:一是紧凑牢固,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千余年来,任凭风侵雨蚀,雷轰地震,大殿安然无恙,雄姿依旧。二是可使室内不再用柱,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便于按照需要随意安排像设。三是室内系彻上明造,在不设平棋、平暗直接暴露梁袱椽檩的情况下,屋架给人以简洁大方、井然有序的视觉效果。另外,梁架在四面向正中层层举高的过程中,采用了相当平缓的举折比例,为屋面的平缓过渡、形成优美的造型奠定了基础。
  殿顶为九脊式样,一正脊、四垂脊、四角脊,上部两坡,下部四坡,清代称单檐歇山式。这样的设计照顾了两个方面:一是殿的平面近于方形,若采用庑殿顶(四脊式),正脊将显得过短,不如九脊式比例合适。而这种形式也就成为后来方形或近于方形平面殿堂普遍的处理方式。二是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民间寺院殿堂,最多只能与贵邸的厅堂近似,遂建成了低一个等级的九脊屋顶。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也能设计构建得这样科学合理,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殿顶坡度相当平缓,因此其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似鸟革一飞,气度从容。殿顶一色青瓦仰俯铺盖,正脊两端安置鸱吻,别无修饰,简朴古雅。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

南禅寺大殿—唐代木结构设计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