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传统村庄的硬件条件不好,人越来越少,只有老人和年轻人不愿意回来。不要让它们变成空文物,我们要保护它们,让它们活着。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系教授杜晓帆在昨天松江区泗泾老街举行的国际遗址日主题活动上说。现场,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等大学专家也结合泗泾古镇的开发利用G60文化走廊提出了意见和想法。

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泗泾镇副市长姜磊告诉记者:我们不能把泗泾古镇建成一条卖臭豆腐和剪刀的商业街。我们希望赋予它生命力,引进大学项目、新概念书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保护历史遗产,成为文化创意的集聚区。

泗泾下塘作为国家历史风貌区,于2017年5月启动古镇保护更新利用。在过去的两年里,程氏、管氏、孙士林宅6处已完成修缮,大得同地块18处,林立地块1处,石碑2块。剩下的25栋文物建筑,如石桥武安桥、普渡桥等,将于今年启动修复方案设计。其中,下塘丁、蒋、陆计划于7月进入施工,年底完成工程量的70%。

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我很小的时候,祖先的老人喜欢去街上的茶馆喝茶,一群老朋友聊天,有时不想吃饭。但长大后,老街也变老了,我们年轻人没有机会了解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夏明是在泗泾老街出生长大的80后。父母在市区买房后,他离开这里再也没有回来过。遗憾的是,他和老一辈的文化断层成了他心中的遗憾。听说老街已经恢复了水清岸绿的面貌,新概念书店立刻入驻。他说他必须喝咖啡,读一本关于老街前世今生的书。

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据了解,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人口流失、生活环境恶化、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当地居民搬迁寻求发展已成为常态。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裂缝区的传统村落,由于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传承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目前,业内有一种更前沿的观点,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可以锁上门,找人定期清洁,只让人类文明痕迹继续,让文物继续生活,是文物最好的保护。

泗泾镇党委书记沈雪峰表示,泗泾镇重视修缮后的更新利用。程、关、孙士林住宅位于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区级文物保护点,总面积2680平方米。修复工程于去年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作为古镇保护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同时赋予了三座古宅新的活力,一批文化文化创意业态将于5月在此亮相。”

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松江泗泾古镇建设文创集聚区

根据最新规划,程氏宅将落地云间草堂(茶文化研究中心)和雅镇泗泾乡音茶馆项目,包括茶文化介绍、茶具展示、茶艺表演、琴道、香道、花道、书画、菖蒲文化展示等。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负责在孙士林宅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实践基地,展示各种古建筑的构件和木材,定期举办讲座和文化活动。关家落地南村映雪书店和雅镇泗泾古镇书店项目。届时将落户南村映雪新概念书店、上海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十锦锣鼓)、郭树辉工作室、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空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