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西仓古村位于无锡新区鸿山镇西北、金城路(锡太路)以北、锡东大道以西。西南3公里是江南第一古镇梅村,东约1公里是鸿山泰伯陵风景区。

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西仓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南宋度宗年间(1265-1275)《咸淳毗陵志》有载:有酒坊,俗称西仓,又称西村,蔡希逸从洞庭迁徙。西去城30里。清嘉庆十八年(1813)版《无锡金匮县志》载:宋代司马温公(司马光)的孙子迁居这里,称东庄司马,故称东庄。西仓原名版村,其名不明,是东庄司马之西仓,改名为西仓。因此,西仓系司马氏私仓有说法。清代富豪雅仙居此,经营兴市,西仓始。由此可见,西仓始于宋朝,显名清朝。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西仓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市场。西仓街东西走向200多米,建在西仓河附近,临街居民为枕河人。西仓姓蔡,西仓大部分建筑由蔡氏家族建造,呈现庄园个性。

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当时,西仓街由东街、中市、西街组成,街道狭窄,街道铺青砖或石板。街道两旁有许多商店,大约有60或70家。一些企业在门前建了一个雨棚。整个街区设有六房大厅石场、三利桥石场、蔡氏义庄石场三个石场。并设有三个石驳水码头,体现了强烈的江水乡特色。

依山傍水的西仓,至今仍保留着清代的古建筑。它们被古树环绕,映衬在青山绿水之间,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置身于这里,飘渺的云朵,朦胧的雾气,隐藏着山黛,淡去了苍劲的松柏。木窗棱,马头墙,巷子深,水烟袅袅。它就像一幅慢慢展开的山水画卷,处处隐藏着简约的沧桑。

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西仓街东南西北有四个巷门,东西行门在街道东西两端。南北门位于三吉桥(现西仓桥)和直北150米处。守住西仓的四个方向,晚上关闭,早上打开。做生意、赶市场的人一大早就鱼贯而入,一天的街市生活如此周而复始。这种类似于封闭城堡的乡村格局,也证明了蔡氏家族当年富的繁荣。西仓就像一个封闭的庄园和城堡,其安全措施是独一无二的。

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西仓街由东街、中市、西街组成,街道狭窄,街道铺石板。街道两旁有许多商店,大约有60或70家。几十年后,走在西仓街,除了西仓河和石板铺设的街道外,旧店已经关门,只留下一些有时代感的门。

街道以民居为主,街道以豆腐店、理发店、洗浴店、染坊、布店为主。老街虽然斑驳,但仍保留着传统风格和文化氛围,非常适合散步,慢慢感受到浓郁的传统生活氛围。

西仓曾经有一个文举人和一个武术家。文举人蔡庭槐是书法家。鸳鸯蝴蝶派作家徐枕亚于宣统第一年至第三年(1909-1911年)在西仓鸿西小学任教。他借用了离校近的著名书法家蔡庭槐的家庭,并担任他的家庭教师。徐枕亚以此为原型,以小说《玉梨魂》而闻名。

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西仓古村-封闭式庄园式村落古建筑格局

然而,蔡建造的许多老房子已经无人居住,有些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保留古道和历史的痕迹就是保留一种记忆,但只有这样,一个地方的背景和历史才能充满活力和芬芳。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古镇失去了记忆,人们的精神就会无所依赖,而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古代经典和一代又一代的故事中找到过去的历史和文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