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55岁的双套酒技艺传承人季伟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祁双套酒的故乡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带着十几位师傅拉开了酿造季的帷幕。浸泡米饭、蒸饭、开巴、堆糟、掉缸、榨酒,就像几代人一样,为了酿出一罐好酒,师傅们不得不手工打磨30多道工序。
双套酒的发源地是李社村。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江南名村。和她孕育的双套酒一样,李社始终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成长逻辑,不断孕育新的力量。
礼社村始于南宋,寓意尚礼守法安居之地。近千年来,这种以尚礼守法安居为核心的礼文化,主导着礼社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财富和健康。清乾隆年间,礼社凭借锡澄武中心枢纽、江湖汇合分流的交通优势,建成了江南著名的米码头和茧码头礼社村人才辈出,诞生了一门四博士、兄弟两院士的传奇,中国经济界的双子星——孙冶方和薛暮桥。
这样一个典型的江南名村,却没有很多人想象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标准化景观。走在礼社老街上,3米宽的青砖路两旁都是修旧的房子。到处都是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后面住着普通的村民。晚清风格的木栅花窗里飘着食物的香味。在街上的老理发店里,一位老人在剃头,略显凌乱的格局充满了烟花。
礼社的美,是不加雕琢的质朴之美。真正的传统乡村一定是原汁原味的美,既不脏也不精心修饰,应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玉齐街党委书记黄华盛告诉记者,李社村的建设始终遵循小规模发展、大规模保护的理念,努力保持村庄的原始风格。房屋、店铺、戏台、河流都像旧一样修旧。修缮后的每栋房子都住着人,礼社是活千年古村。
好看的皮包难免似曾相识,但有趣的灵魂却是万里挑一。乡村之美,建筑可以模仿,风景可以复制,只有根植于当地历史传统的文化才不能复制。礼社之美独特,不仅是因为双套酒、龙舞、舞凤、蛋糕制作、礼社山歌等众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因为这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仍然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