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甚至诗歌等艺术的综合体。在中国现有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特定时期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这种审美兴趣必然会继续影响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发展、理念和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美学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
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累了人类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典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工匠创作的自然景观园林。追求自然兴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中,不规则平面上的自然景观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各种形式的建筑则是为了观赏和创造文化品味。植物与景观自由布局相结合,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了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行又可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以其独特的风格称为世界,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
1、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发展的影响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但也是社会政治的集中体现。儒家传统思想对封建时代的园林建筑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园林建筑的物质外壳,如亭、堂、馆、轩、斋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在文化礼仪和习俗上与天地和祖先交流的物质媒体。台湾的雏形是灵台,其主要功能是祭奠天地祖先。园林中的宫殿以巨丽为特色,强调儒家天人合一倡导的顺天合一的礼制,强调中轴线意识和天定的尊卑秩序,体现了自尊的文化心理,满足了统治万民的政治需要。
从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来看,早期的园林建于自然,充满了求仙的神秘气氛。以大自然为师法对象,汉末造园逐渐消失。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为了逃避政治动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文人大多崇尚玄谈,寄情山水。他们在名山大川中寻求超越和寄托。自然景观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休息、玩耍、观赏现实生活中亲切依赖的体型环境,讴歌自然景观和诗文山水画开始出现。
然而,人们不可能实现游遍世界著名山川的理想,因此在家庭园林中布置山水花木,不仅可以实现他们简单的山林生活理想,还可以获得游览宇宙的乐趣;它不仅可以寄托神仙境界,还可以被视为超越习俗和担忧的地方。私人花园在历史时刻蓬勃发展。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纷纷加入园林行列。他们在设计上以诗画情趣进入园林,因画意而形成景观。园林与诗画的结合更加紧密精致,总结了自然,将自然美与建筑美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诗意的园林景观,园林建筑成熟发展。
二、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意图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要在有限的地区创造无限的艺术理念,显然不能复制自然景观,但必须通过园林家庭对自然的理解,加上主观创造才能实现目标,在园林活动中主要依靠园林空间的创造。
庄子在《逍遥游》中把万物生存存之道贯彻到精神上,强调人要追求精神上的完全解放,提出以心斋、坐忘为体验之道的手段。这种努力必须以无欲、无知、无己的修养得到一颗安静的心,对事物进行纯粹的感知活动。同时,他想通过天地之情的共情来实现的局面。
庄子的思想体现在园林中,就是不能抄袭自然景观,而是对自然进行深刻的观察和理解,从中提炼出最高、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用写意的方式创造出情境与场景融为一体的意境,而所谓外师创造,中得心源就是最好的总结;庄子的游心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响很大。庄子认为要以天地之心为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欺骗契约,与道同机,才能不受现实的约束。在有效了解客观事物后,我们通过主观美感,选择宾冶,形成美的形象,从而从无到有,从一到多,从多到一。
在造园者看来,外景只是生情的媒介,特别注重景物的象征性和处理的含蓄性。物体只有象征性,物体以有限的形象寻求无尽的意义。只有含蓄,人的想象才能自由驰骋,获得无尽的魅力。此时,风景不再是线条、颜色、纹理等的纯粹组合,而是在传统体验下给人们心理暗示,园林更具象征性,无论风景的名称、形状或布局都有深刻的意义,以扩大人们的艺术联想。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一池水可为汪洋千项。一堆石乃表偷山九初说,从而以少胜多,产生无尽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匾联是实现启示、象征和意境的重要手法,早已与园林空间艺术融为一体。例如,网师园中的月到风亭以唐代诗人韩愈晚年秋至,长风送月这句话命名。因为亭子的位置最适合秋夜赏月,所以有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的兴趣;拙政园中的与谁坐轩以宋代诗人苏轼与谁坐在一起,寻找明月的微风这句话命名,通过与微风和月亮坐在一起来表达封建士医生的崇高,从而以简单的扇亭空间赋予丰富的思想内容。
三、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的影响
从布局上看,我国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两种形式: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有趣的自然美。这两种建筑布局风格体现在我国传统古典美学中儒家美学思想和道家美学思想上。
儒家讲中庸之道,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匀、循环。建筑布局喜欢通过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来实现整体统一。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必须根据礼貌制定园林宫殿的格局,包括结构、顺序和配置。皇家园林中的宫殿建筑和私家园林中的住宅建筑,以及寺庙园林建筑,在设计中多采用方形或矩形,主要建筑安排在南北纵轴上,次要建筑安排在东西横轴上,封闭整体由墙壁和走廊组成,严肃、方形、有序,这些都是园林建筑中儒家平衡对称美学思想的体现。例如,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建筑汉远堂、知春堂、澄清斋、湛清轩、知春亭呈中轴对称;私家园林中的苏州拙政园住宅部分位于山水园南部,分为东西两部分,呈现出前屋后园的格局。住宅位于北面南部,深度四进,有平行的二路轴线。主轴由影壁、港口、大门、二门、轿厢、大厅和主房组成。侧轴安排鸳鸯花篮厅、花厅、四面厅、楼厅、小花园等。两个轴线被狭长的避弄隔开连接。
道教主张回归朴素,无拘无束,让它自然,它的建筑在兴趣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折、自由和活泼。受道教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采用自然、高于自然的基本原则,努力使人工美与自然美相互配合,相互色彩,园林建筑轻活造型,开放循环形式,与自然和谐,实现虽然人,如开放的局面。
园林建筑景观园林部分遵循追原则,回归自然,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园林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如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巧妙地利用地形划分景区,在每个景区布置不同的意境和趣味景区,运用传统的景观、借景、隔景、透景等手法,形成各自的特色。环境空间构成灵活多变,藏露旷奥,疏密得当,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眼花缭乱,潇洒超脱,趣味盎然。追求乐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精神,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艺术领域与现实生活实例,形成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类兴趣和美理想、生活、旅游、可观的现实物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