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哈音海尔瓦庙又称广益寺,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最有影响的大型寺庙之一,哈音海尔瓦庙位于镶黄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9公里,现为镶黄旗藏传佛教-喇嘛教唯一的一处宗教活动场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第1张

镶黄旗哈音海尔瓦庙始建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据记载,当时有一个从西藏来传教的喇嘛,在镶黄旗建了一座庙,称马王庙。建庙过程中和建成后,王公富牧们都大力资助,一些牧民也不断送子弟到庙里当喇嘛。十几年后,该庙僧众已有五六十名。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商都马群总管云东将该庙的建造、发展情况上奏朝廷,清圣祖十分赞赏,给该庙取名“广益寺”,赐给一尊50两重的哈音海尔瓦银佛。此后,该庙又叫哈音海尔瓦庙。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哈音海尔瓦庙经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进行了几次扩建,到18世纪末,已具有相当规模。此后,又有两次大的扩建,一次是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将朝克沁殿扩建为81间。那时,庙内僧众达1500名。另一次是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该庙趁西藏活佛吉木彦西都布到北京之机,将其请来讲经,远近僧众1万多人前来朝觐 、听讲,并大量布施,该庙再度扩建。扩建后僧众达2000名。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第2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清朝末年和明末初期,因连年战乱,哈音海尔瓦庙多次被洗劫。此后,逐渐衰落。民国时期,因土地问题于1936年搬迁到今镶黄旗哈音海尔瓦苏木政府所在地处。新建的哈音海尔瓦庙规模大为缩减,其中的朝克沁殿由81间缩减为49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该庙被彻底拆除。

1988年,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和镶黄旗财政拨款,旗政府在哈音海尔瓦庙旧址上,新建经堂1座,另建庙仓3间,仍称广益寺。五台贡本等地请来多尊佛像,供奉于经堂。数年内,先后有三十多名喇嘛在寺内居住、念经和举行庙会。1995年被旗人大、政府批准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区,1998年荣获盟级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并得到自治区民委的高度评价。进入新世纪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满足宗教人士和信仰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经旗人民政府批准,于2005年度开始对哈音海尔瓦庙进行重新修缮及恢复,2005年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工程朝克沁大殿的修复,2006年投资106万元完成了第二期工程金刚殿、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的修复。哈音海尔瓦庙以崭新的容貌呈现在草原人民面前。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哈音海尔瓦庙(广益寺)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