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雷音寺

雷音寺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甘肃敦煌市南4公里处鸣沙山下,月牙泉边,这是从长安往西域唯-所叫“雷音寺”的寺院,,它自古就是东西交通的枢纽,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和中转站。从晋到宋代,是西域大德弘扬佛法驻锡云游之处,更是中原高僧从陆路西行求法的必经之地。竺法护、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大德都在这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踪迹。所以这个吉祥安宁的胜地,在唐代时就有“善国神乡、佛国圣地”的美誉。

甘肃敦煌雷音寺  第1张

雷音寺简介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东西交通的枢纽,也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在地球上唯一交汇处。从汉到宋代,是西域大德弘扬佛法驻锡云游之处,更是中原高僧从陆路西行求法的必经之地。安世高、支篓迦谶、竺法护、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大德都在这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法缘踪迹。所以敦煌这个吉祥安宁的胜地,早在唐代时就有“善国神乡、福德之地”的美誉了。

甘肃敦煌雷音寺

敦煌市雷音寺,据莫高窟洞窟题记及敦煌遗书考证,其前身为西晋之“仙岩寺”,隋、唐时名“崇教寺”,五代、宋时名为“大圣仙岩寺”,元代名“皇庆寺”,清代名“雷音寺”,寺名迭替,故址在莫高窟。1987年莫高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政府有关部门将文物保护区与宗教活动区分离。1989年政府在月牙泉镇划拨土地,1990年7月谛承老和尚与曹玉春居士等人仅用人民币一千七百元作为启动资金发起了异地重建雷音寺的宏大志向,1990年底雷音寺于现址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并于1991年6月落成开光。

甘肃敦煌雷音寺  第2张

雷音寺发展

2004年秋道证法师晋院,遵佛祖教诫,秉承先辈住持正法之遗风,用其所学,整饬僧纲,规范管理。前来雷音寺学佛者愈众,内外交流者日益而增。因当时雷音寺规模条件狭小简陋,大众熏修,殊感不周,2004年道证法师率众发心扩建。2007年经得政府批准启动征地和规划等工作。2009年端午节之日举办了扩建奠基仪式。自2009年至2019年的十余年时间里,为护持传承丛林和沙门之清净本质,雷音寺力拒商业化合作开发运作模式。扩建以来,耗资甚巨,寺财微薄,难膺胜举。然而道证大和尚带领僧团两序遵照丛林芳规和先辈教导,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共结万人缘”的修行精神,殚精竭虑,聘匠鸠财,缁素两众,栉风沐雨,焚膏继晷。蒙佛圣加持,龙天护法护佑,道场建设中广结善缘,护法善信慷慨解囊。或有助善款,或有施木材石料,或有献砖瓦,乃至出人工。历经十年扩建,工程建设旋募旋修,诸多殿堂次第圆满。现如今的雷音寺展现于大众眼前的正是严格遵循了古建营造技术的流程,主要殿堂建筑全是唐式榫卯架构。殿堂高广,器宇轩昂,殿内圣像殊胜庄严。

甘肃敦煌雷音寺

雷音寺建筑

现雷音寺占地180余亩,是敦煌市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建筑规模沿中轴线共有五进院落,一进为山门,二进天王殿,三进为大雄宝殿,四进为大光明殿,五进为内院。前四进为外院属朝拜区,对游人、香客开放;第五进为内院属修行区、生活区、不对外参观。外院两边配殿有极乐殿、琉璃殿、四大菩萨殿、钟鼓楼、祖师堂、五观堂、客堂、云水楼等。内院以选佛场为核心,有兰若院、芬陀院、僧伽院、正觉院等。殿堂高广,气宇轩昂,殿内圣像,殊胜庄严。

甘肃敦煌雷音寺  第3张

雷音寺法脉传承

现雷音的法脉传承属于法幢正宗,由近代佛教界大德高僧心道法师所创,此宗的修行宗旨为:法幢正宗,圆顿法门,禅净双修,显密并宏,破邪显正,是其宗风。1943年正月初一心道法师来敦煌弘法利生,经县政府批准,并在敦煌成立中国佛教会敦煌分会,心道法师任首任理事长。并倡导修建敦煌法幢寺,任命高足融照法师为住持,至二月初八为融信法师剃度出家。新中国成立后,1986年敦煌成立了佛教协会,融信法师为首任敦煌县佛教协会会长,谛承老和尚即在融信法师座下剃度出家。融信法师圆寂后,1989年谛承老和尚发起重建雷音寺的宏愿,创建丛林、恢复道场、承前启后。2004年道证法师晋院以来,对雷音寺进行扩建。

甘肃敦煌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