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广元市城北5 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古栈道险阁-石柜阁就在崖南头,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始造于南北朝时期,此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有石刻造像,雕造时间长达1500多年,以唐代最多,元、明、清较少,每个朝代的造像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对于研究美术史和中国历史雕刻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高45米, 南北长200 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 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 现仅存龛窟400 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 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 尊,左右两壁雕有148 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 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唐天授元年(690 年),武 则天正式登基时,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12名和尚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撰写《大云经》呈武则天。《大云经》中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唐做皇帝。武则天看后大喜,亲笔作序,颁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营造大云寺,以珍藏《大云经》。 因武则天生于利州,当地百姓就在千佛崖造大云洞,并且刻了这 尊弥勒佛立像和后壁龛中二圣:高宗李治、武则天。 按中国传 统应男左女右,而该二圣的排列是女左男右,佛龛男高女低,这体现出设计者的巧妙构思。
镂空雕刻造像,是千佛崖的石刻艺术精华,也是我国罕见的石刻珍品。以“牟尼阁”为代表的数龛镂空雕刻造像,高悬在大云古洞之北,是盛唐时的作品,她悬于峭壁之上,人们只能远观,而不能接近,因而也使她幸运地保存了古朴而光彩的风貌。虽历经千余年风霜,至今色彩鲜艳,神韵犹存,游人无不叹为观止。
千佛崖,年代最久远的是大佛窟。此窟位于大云古洞之南段,川陕公路从窟前经守。菩萨像头束双髻,披风飘带在胸前打结成十字交叉,体现出了南北朝埋藏的衣着特征。窟后天龙八部,形象特殊,为唐代雕刻之代表作。五佛亭龛的隋代观音像,体态优美,生动活泼。则天殿石壁上大小造像,琳琅满目,多为艺术珍品。
现在广元市文物管理所修建完善了崖壁楼阁走道,有阶梯攀登,可通达各龛窟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