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有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李盖五庄园三部分组成,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宗祠是李氏家族祭祀先祖的地方,占地10000余平方米,始建于道光26年,采用清代巴蜀地区常见的碉楼与石围墙合式组合,在以汉族木架结构为主的基础上,采纳了西方建筑及地方民族建筑手法。
  一、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嵌瓷装饰
   中国古建筑嵌瓷创始明朝,盛行于清代,李氏宗祠封火墙垛及墙壁上彩瓷镶嵌成牡丹、喜鹊、鱼等形状,造型生动,独具一格。据考,这些瓷嵌所用瓷片皆为从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等地运来的新碗、新盘按构图所需敲碎后精选而用,用料讲究,耗资巨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二、李氏宗祠嵌瓷的保留现状
   宗祠嵌瓷位于建筑外墙的封火墙垛及墙壁上,墙面高约6m,长约20 m.。由于年久失修,该墙体上部整体向外倾斜。现在进行的对该建筑的保护修缮中,实际测量墙体倾斜得出,墙体上部偏离垂线17cm。若不尽快修复,该墙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如果墙体倒塌,墙面上嵌瓷必将受到严重损坏,甚至不复存在,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三、保护技术措施的比较
   鉴于国内以前实践中容易忽略嵌瓷的保护,因此李氏宗祠嵌瓷的保护,不仅对建筑的完整性、艺术性和历史信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研究价值。李氏宗祠嵌瓷的保护实践,可以向国内类似保护工程及研究提供成功的经验和研究借鉴。拟采取下列三条常见技术措施给予对比:
   (一)、拆墙保护复原技术路线。计划采取具体步骤:1、脚手架搭建;2、拍照、绘图;3、记录原始现状;4、留存现场采样;5、表面污垢和浮灰的物理和化学清理;6、嵌瓷松动部位加固;7、采用可逆性粘接剂粘结细帆布2―3层,做临时保护;8、外部弹性支撑;9、外部刚性支撑板或套箱;10、拆墙前将嵌瓷连同部分支撑体与墙体分离,拆墙过程中将嵌瓷连同部分支撑体与墙体分离;11、将取下嵌瓷移入室内进行背部和边沿处理;12、嵌瓷背部加固;13、新砌墙依嵌瓷原有分布预留嵌瓷复原位置;14、嵌瓷复位及固定;15、表面保护层去除;16、表面粘接剂去除;17、缺失部位补配;18、表面封护加固。该技术路线优点:能够按照保护文物修缮原则给予保护。缺点:加大了对外倾墙破坏和人为干预、现代工艺技术恢复原嵌瓷是否成功存在很大风险。
   (二)、经过人为外力,将外倾墙体扶正,使之达到垂直状态,消除安全隐患,达到对文物本体及附属物保护的目的。计划采取步骤:1、拍照、绘图;2、记录原始现状;3、外墙脚手架搭设;4、寻找并制作杠杆支撑点;5、通过人为外力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纠倾;6、纠倾后对杠杆支点处加固。该技术路线优点:能够彻底消除外倾墙倾斜隐患,做到外倾墙保护最小干预。缺点:设计单位必须做好详细设计和论证,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
   (三)按照西方国家惯例,在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在外倾墙外侧砌筑金刚辅助墙或设置钢结构支撑外倾墙,起到防止外倾墙继续倾斜甚至倒塌的危险。计划采取步骤:1、拍照、绘图;2、记录原始现状;3、外倾墙外做金刚墙或者设钢结构支撑。该技术路线优点:能够降低外倾墙安全隐患起到除险加固效果。缺点:严重影响原墙体美观。
  四、决定保护措施的详细实施
   鉴于外倾墙体保护是否成功决定着李氏宗祠修缮是否彻底,在经过保护效果、现代技术等一系列反复论证后,最终决定施工中拟采用第二条措施进行实施即:经过人为外力,将外倾墙体扶正,使之达到垂直状态,消除安全隐患,达到对文物本体及附属物保护的目的。
   (一)保护措施的详细步骤:
   1、对墙体基础外侧主体抗滑加固,防止后期再次出现侧移,导致墙体外倾;
   2、对墙体整体向内纠倾移动,以墙体基础为依托,墙体基础外侧向上顶升,使墙体上部向内偏转,直至墙体垂直归位;3恢复墙体与木结构体连接,保证墙体整体稳定性。墙体基础下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托梁,由托梁将墙体砌石基础连为整体。在托梁不同位置设置横向支撑梁,用加载设备顶升支撑梁外端,使托梁托起墙体向内偏转。4、为保证墙体安全,墙两侧设置支撑保护架,并用泡沫板对墙顶壁塑和彩绘进行保护,设置纠倾监控系统。5、在墙顶部合适部位设位移观测计,在支顶纠倾过程中,对墙体位移随时测控。6、纠倾到位后,对基础缝隙采用细石混凝土及时塞堵。7、纠倾施工程完工后,做好外墙地面防水、排水。
   (二)保护措施涉及参数
   设计参数:荷载:墙体托梁设计荷载由上部墙体自重、砌石及托梁砼自重组成。根据墙体结构,设定支撑梁最大间距不超过3.0米,其荷载为托梁所受荷载,同时考虑土对托梁的吸力。其托梁设计:梁顶面标高与上部墙体砌石基础底标高一致,砼为C20;托梁断面(宽X高)bXh=600mmX500mm;梁主筋采用HRB335(II),8?16,上下各4根;梁箍筋采用HPB235(I),?16@100,采用双肢箍。其横向支撑梁设计:梁顶面标高与托梁标高一致,砼为C20;梁断面(宽X高)bXh=300mmX500mm;梁主筋采用HRB335(II),下部3?16,上部3?12;梁箍筋采用HPB235(I),?16@100,采用双肢箍。辅助措施:(1)墙体基础外侧土体抗倾滑加固:在每个支撑点,设置一根钢筋混凝土短桩,桩端进入下部稳定的岩层不少于0.5米,桩直径0.80米,桩长平均8米,桩身砼C20,桩身主筋采用HRB335(II),11?20,通长配筋。箍筋采用HPB235(I),?6@250,间隔2米,设置一道加强箍筋?12(II)。在桩顶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连梁,梁顶面距支撑梁下沿500MM,以加强抗滑桩的整体刚度。梁断面(宽X高)bXh=1000mmX400mm,混凝土C20,主筋距离墙较远侧4 ?16,距墙较近侧4 ?12,梁箍筋采用HPB235(I),?16@200,采用双肢箍。
  五、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后达到的效果
   通过借助人为外力和2个月努力,除一个封火山墙垛头处有5CM未纠倾到位外,其余墙体纠倾效果都远小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规范规定0.7%,墙体处于安全可控状态,真正达到了外倾墙体的保护及嵌瓷的最小干预。

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第1张

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第2张

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李氏宗祠外墙立面嵌瓷的保护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