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留云禅寺又名云翔寺,位于上海嘉定区人民街100号,云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宋绍定年间,因理宗赵昀赐“南翔寺”匾额,寺名更为南翔寺。公元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故又易名为云翔寺。留云寺创建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在上海原南市区留云寺弄78号。当时的留云寺亦称海潮寺。抗战时期毁于战火。2001年,留云寺第六代传人、台湾悟明长老倡议重建留云寺,上海佛教界集合众议,决定由慧禅法师受命在南翔古镇原址西移60米重建留云禅寺,使云翔寺与留云寺合而为一,续接香火。历时三年又五月,仿唐式建筑留云禅寺于2004年建成,总占地面积一公顷,寺庙面积和建筑规模在上海寺庙中堪称第一。
留云禅寺,占地15亩,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严谨,共分三进院落,于中轴线上布置主要殿堂: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左右对称布置伽蓝殿、大势至殿、钟楼、鼓楼、文殊殿、普贤殿、上客堂、僧寮等,并有迥廊围绕。此外,在地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
云翔寺以唐风复建,在江南地区,完整的仿唐寺庙,这还是第一座。其特色是刚劲雄健,气宇恢宏,简洁大度,淳朴自然。而且这还是一座以钢筋、水泥混凝土仿木的寺庙,在上海地区寺庙建筑中,能将古建形式,民族风格与现代工艺、技术、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云翔寺是第一次。
世界佛教僧伽联合会名誉会长、台湾海明禅寺法主和尚悟明长老题写“留云禅寺”匾额。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题写山门联“云留云翔领略几许禅机此地有云散天开真如界;塔内塔外普示无边圆觉是故曰塔影双照解脱门。”上联暗喻留云寺与云翔寺的隆重合并,下联暗指五代砖塔的千年沧桑,是为一绝!
上海嘉定云翔寺历史
南翔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四年(505),因有白鹤落脚于此,而由德齐和尚募建成寺,寺成之日,白鹤南飞,此即命名为“白鹤南翔寺”。此后,因寺而成市,商贾云集,汇而成镇,甲于四方,成为江南名镇。唐开成年间(836-840),由行齐和尚募化,大护法莫少卿舍净财重修之,寺基扩至180亩,在籍僧伽700多人,殿宇恢宏,楼阁纷呈,成为南翔寺之中兴。唐咸通、乾符年间(860—879),增建尊胜陀罗尼石经幢二座(现存放于南翔古猗园内)。唐武宗灭佛(842-845),寺被毁焉。
唯五代吴越王钱镠、钱椒,世崇佛法,吉光片羽,犹有存者,故而后周亡宋兴,佛教中兴,并在五代北宋之际(907-1126),重建山门,山门前两侧同时建筑两座砖塔,成为上海古塔中的最古老者。塔前竖有石碑、铭刻有时年107岁的苏局仙手书“南翔双塔”四字。1986年对双塔全面修复,现双塔高11米,灰砖砌筑,仿木结构楼阁式,八面七层,塔底层直径1.86米,每级四面为壶门,四面为直棂窗,设腰檐、平座、栏板;檐下施五铺作单抄单昂斗拱,八角形攒尖灰瓦顶,顶上立相轮、刹杆,宝珠构成的铁铸塔刹,古朴秀美、玲珑典雅。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建普同石塔一座,塔高2米余,塔身为六角形,采用多块精致石刻堆砌,基座运用覆莲作须弥座装饰,塔基上多以宝盖,以仰莲承受各层塔座,塔身镌如来佛像和各式花纹文字等。普同塔原坐落于南翔寺九品观的荷花池中,现存放于南翔古猗园荷花池中。南宋绍定、端平年间(1228-1233),理宗赵昀命丞相郑清之作书,赐“南翔寺”题匾,从此将“白鹤南翔寺”改称为“南翔寺”。
明初,姚广孝曾来寺题七律《题南翔寺诗》。此后成为燕王朱棣主录僧的姚广孝,14岁在长洲(现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据《吴越访古录》载姚广孝出家后常往来家乡周边同里慧日忏院等寺院参拜,终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于47岁时在南京得见燕王朱棣并成为其心腹幕僚。明正统年间,江南巡抚周忱以自俸所蓄,号召地方士绅捐资重修云翔寺;明万历年间徽商任良佑耗其全资十之六七,重修云翔寺。莫少卿、周忱、任良佑三位护法同列画像于大殿外侧廊壁上,以彰其德。直至清初,云翔寺尚具规模。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2),在南翔寺出家的敏膺和尚在华山遇到康熙帝,两人相谈甚欢,后敏膺上北京叩见康熙,被康熙赐号“香域禅师”。敏膺请求康熙亲笔为“南翔寺”题额,康熙帝亲书“云翔寺”,“南翔寺”从此更名为“云翔寺”。
明清时代的云翔寺,前有封家浜,左倚横沥,右靠钓浦,后枕师姑浜,以四水为濠,先后共有七座石桥与外界相联,围以坚壁四梁,内聚偌大的寺庙建筑群落,长年积贮大量的粮油物资,完全有固守一时之能力,每遇小型股匪骚扰,自然成为远近乡民的暂避待援之所。清乾隆三十一年(1767)云翔寺遭遇大火,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5)的浩劫,太平军将云翔寺夷为平地,除宋代双塔,唐代石经幢外无迹可寻。
上海嘉定留云禅寺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街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