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叠涩是一种古代建筑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

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第1张

叠涩法主要用于早期的叠涩拱,砖塔出檐,须弥座的束腰,墀头墙的拔檐以及门窗洞口等;还用于砌筑砖建筑的室内天花藻井、塔顶等。这种砌砖法常见于砖塔、石塔、砖墓室等建筑物。

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叠涩顶形式很多,有对角脊,多角形和圆形穹窿等。

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第2张

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叠涩砌筑方法最早的实例见于河南襄城茨沟汉墓墓顶。到了唐、宋、辽、金时期普遍采用叠涩墓室顶盖。从北魏到金代一直是用叠涩方法砌筑砖石塔檐口。砖塔的门窗上也有用叠涩尖拱的做法,例如五代末期的苏州虎丘塔、宋代开封祐国寺塔等。明代清真寺的窑殿中也仍沿用叠涩穹窿。

有学者认为,叠涩穹隆是人类对扩大室内空间要求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除叠涩以外,还有很多古建营造技艺,是在历代相传以及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整理和继承。

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古建筑施工营造传统的砖石砌法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