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萧山自古以来就是浙江省的一个大县,沿着钱塘,贯穿浙江东西部的大曲,交通顺畅,商业繁荣,风景优美,产品丰富,文化丰富,精英众多。萧山也有许多名人后裔,甚至在皇帝之后,据说也有“西楚霸王”项羽的后裔。

一、项羽的后裔

项羽,名籍,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秦始皇14年(前233年),秦将王坚攻楚,楚国战败,项燕自杀。从那以后,项羽和叔叔项梁一起逃跑,寻找报仇的机会,暗杀了秦始皇。

秦始皇征服六国,统治世界后,多次出游世界。

《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三十七年十月桂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到云梦,望虞舜于九疑山。在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到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秦始皇出游,大队人马一路前行。过丹阳后,他准备去会稽祭拜大禹。到钱塘江时,河上风波汹涌,风暴险恶。秦始皇一行不得不向西穿越河流120英里。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替代也。梁掩其口,说:不妄言,民族。“始皇帝出游,自然威仪盛大,车马万乘,旗帜遮阳,浩浩荡荡,沿途当地官员乡绅士民纷纷跪下迎接,山呼万岁。始皇帝渡江而来,项梁、项羽也混在人群中。看到这一阵势,项羽大为惊叹,忍不住脱口而出“彼可取代也”。项梁急忙用手捂住项羽的嘴,告诉他不要胡说八道。当时项梁、项羽准备伺机刺杀秦始皇,但始皇层层护卫,戒备森严,无从下手。

秦始皇祭禹后经过萧山,来到钱塘江,命令连山造桥,准备坐公交车过河。结果潮水汹涌,桥没有建成,华妃不幸去世,始皇帝黯然神伤,一路郁郁寡欢,病死在路上。

秦二世继位,始皇帝去世。当时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华横溢,他和叔叔项梁隐藏在绍兴山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图谋反秦。在此期间,项羽还遇到了越中美女虞姬。于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项羽很喜欢,从此一生都带着她到处打仗。虞姬舞姿楚楚动人,剑也挥得像水一样轻盈,即使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她也一直陪着项羽。“项里山在县西南20里,俗传项羽避仇,下有项羽祠。“项羽庙在县南十五里项里溪上,以亚父范增配食,不知其始年,附近有几十户人家,岁时献祭。南宋嘉泰《会稽志》、清代嘉庆《山阴县志》等志书记录了项羽、虞姬的传说。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大泽中。九月,会稽守通谓梁说:江西皆反,这也是天亡秦之时。我闻先制人,后为人所制。五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于是国籍遂拔剑斩头。佩其印授项梁持守头。门下大惊,扰乱,籍所杀害数十百人。一府中的一切都是威慑,不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将,徇下县。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震动世界。会稽郡守殷通预感大势不妙,与项梁计划。结果,在山阴县令李迪的支持下,项羽杀了尹通,杀了他的下属100多人,吓得人们躺在地上不敢动弹。因此,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羽为将军。项梁又派人去接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8000人。

“楚虽三户,死秦必楚”。于是项羽起兵,带着军队到南北,打破了秦军。然而,正如毛主席所说,项羽犯了三个错误。洪门宴不听范增放刘邦,严格遵守鸿沟协议,建都徐州。结果,项羽起兵七年后,被韩信围困,几次突破失败。

项羽夜闻四面楚歌,眼见大势已去,却心平气和,此生无可留恋,只是舍不得于姬。两人在酒帐上,面对虞姬,项羽拔剑慷慨而歌,“力拔山兮兮,时不利兮兮,时不利兮兮,时不利兮兮,时不利兮兮,时不利兮兮!项王一生在战场上战斗,号令天下,自己生死不惜,现在无法保证心爱的女人的安全,悲恨不已,哭数行下,左右哭泣,无法仰望。虞姬也很伤心,含着泪水,起起舞剑,用歌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唱;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生跟着王,死也跟着王,为了不拖累项羽,唱完就自杀。项羽英雄泪流满面,伤心欲绝,草草掩埋了虞姬,然后跨上战马,连夜突破800骑兵。一路转战,到乌江边时,项羽身边已无一随从,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而死。

当时,项羽和虞姬已经生了一个名叫项隆的儿子,还在襁褓中。有人把项隆藏起来,养育成人,项羽的血脉得以延续。

项羽后代30多世后,到北宋末年,他的后代项怡和项翠随宋朝南渡,住在钱塘江南岸,繁殖发族。现在萧山衙门前的项氏就是其中之一。瓜沥的一个宗族祠堂也被称为“西楚堂”。项还在农历五月初二的项羽生日那天举行了祭祀活动。

《萧山衙前项氏宗谱》记载了项氏家族的起源和许多项羽故事。

项氏传有两条老规矩,“两不”:项姓不演《霸王别姬》。传统剧《霸王别姬》是项羽最后的悲哀,这是项羽的一大禁忌。即使在周围的村庄表演,也不会选择《霸王别姬》来尊重项的情感,以免被项的人阻挡;此外,项姓没有与韩姓通婚。项羽被韩信打败,自杀乌江。项姓自然恨韩姓。

二、项羽部将

古代萧山北干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里北临江海,烟雾飘渺。“北岭烟光”是清代“萧山八景”之一;北干有许多古松,长松参天。“北干松风”是明代“萧山八景”之一。

“长松参天凝黛,山如雨滴。”北干山山头有岭,名为北岭,古有北岭将军庙,又名李将军庙,祭祀山阴县令李迪。项羽出兵后,李迪跟着战斗,很快就死了。项羽把他埋在山阴,在北干山西段的坡上建了一座寺庙。他把上帝尊为“北岭将军”,并在他的岁月里牺牲。

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五代寺庙,你可以看到奇怪的东西。据说北岭将军“祈祷”,曾多次出现,保护萧山。然而,朝代的变化,情况的变化,人们逐渐忘记了北岭将军是谁。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萧山大旱,有一个叫陈希微的方士,在北岭将军庙祈雨,祈求北岭将军怜悯苍生,广降甘林。方士祈祷了几天后,北岭将军降语,写道:“我秦人厉狄也。与项羽起事山阴,虽然功不竟而死,但有德于民,其父老不忘我,俾血食于此,尔来千五百年。一代又一代的云变,然后湮灭了我的名字,至蔑无闻。原来,北岭将军是秦朝跟随项羽的李迪,目击祈雨的人都很惊讶。

传说北岭将军不仅能驱瘟疫,降甘雨,还能化出神兵,保境安民。

宋徽宗时,方腊起兵,自建德攻入杭州,将渡江,萧山官民十分恐慌,向北岭将军祈祷。结果,“寇至,有风逆其舟,见甲士列岸甚众,甚至不敢渡过。方腊船队张帆渡江时,突然刮起了狂风,船队逆风行不通,被吹得七零八落,船相撞受损,许多士兵也掉进了河里。突然,方腊军有人看到整排甲士出现在萧山的河岸上,刀枪林立,旗帜鲜艳;队伍中间还站着一个身穿金甲的将军,身材巨大,比旁边的甲士高几英尺;旗帜迎风展开,定睛一看,上面写着“北岭”二字。当方腊军看到这一点时,他们都很害怕,最终不敢渡过。

事件发生后,知州刘斋闻奏后,北岭将军庙被命名为武佑庙。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徽宗灵驾迎回南宋,葬于都城绍兴,又被命名为显应侯。绍兴三十年(1160年),又加号灵助,为灵助显应侯。

到正十二年(1352),北岭将军再次化出神兵保护萧山。

当时,方国珍军攻占杭州,战争即将烧毁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老百姓惊慌失措,到处逃命,市场空无一人。萧山主簿赵诚到任才第八天,他挺身而出,赶往西兴,招募民兵,在河边布置防线,准备抵抗。当时,河边的守军很少,一些地痞甚至抢劫了商店,并对敌人做出了回应。有一段时间,人们非常恐慌。赵诚派人逮捕了那些地痞无赖,全部被杀。赵成又来到北岭将军庙,占卜问神,神意许以大吉,民心得以稳定。不久,有人逃离对岸,说两军对峙。敌人本来打算攻打浙东。结果晚上,他们突然看到萧山河岸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神灯。灯火通明,甲士林立,等待着。他们害怕,不敢打架。后来敌人退去了,萧山人都感谢赵成大德。赵诚很谦虚,说这是上帝的祝福!哪里有我的功劳!

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第二年夏天,萧山又遭遇了一场大旱。这一次,不是方士祈雨。赵成亲自去寺庙祈雨。果然,上帝下了大雨。人们更相信神灵的灵魂检验,钦佩赵成用真诚感动神灵。当时这座寺庙在山冈上,时间久了,已经破败了。每次赵成去拜访,他都想着如何报答神,觉得自己无法报答,于是拿出工资修建。当地人知道后非常高兴,也争相出钱助庙。

作家、军事家刘伯温,元末明初,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他在杭州、绍兴生活多年,经常和朋友一起游山游水,游览新昌、嵊县、萧山、诸暨的名胜古迹。清道光《会稽县志稿》记载:刘伯温“居绍兴,放浪山水,以诗文自娱,凡新、山、萧、稽诸名胜,游览殆尽”。经常路过萧山,逗留萧山,在这里欣赏风景,欣赏古迹,吟诗作画。

刘伯温从杭州返回绍兴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来到萧山。赵成听说刘伯温来了,请他写一篇题为《北岭将军庙碑》的文章。“三月仁寅,给自杭还越,过萧山而庙适成,赵君请记住。“赵君如此珍惜人民,感动了神灵得到保护。刘伯温欣然作序,作歌词祭神,描写了萧山、湘湖地理、北岭将军庙的情况:“诸暨东北百里,萧山县,山叫北干山,浙水带阴,湘湖汇阳,东望会稽。至于大海,日子出来了。它是星纪,婺女之辰,所以它的神为非灵,能祛疫,作云雨,人有所祈祷。故立庙位于其山,尊其神称北岭将军,岁时祠焉。""为城堡式恒而坚,保佑我们的喜乐永远!刘伯温把萧山写得气势磅礴,祈祷神灵保护萧山人民。

北岭将军不是一两次。清顺治两年(1645年),清军攻占杭州,随后征集数百艘竹筏渡河攻打萧山。8月5日晚,萧山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准备攻击清军,摧毁他们的船只。结果那天晚上,突然风大作,波浪汹涌,清军船上的竹筏都被毁了。人们认为这显然是北岭将军的精神。

强将手下没有弱兵,项羽英雄覆盖世界。李迪也勇敢善战。他死后成了神,化出了神兵。他仍然吓坏了乱军。几千年来,李将军多次出现,吓跑乱军,使萧山暂时避免被掠夺。

清朝杭州人李娥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漫游过萧山。他们来到北干山,参观了北岭将军庙,了解了南宋的《嘉泰会稽志》、元代《南村辍耕录》中的将军故事,又浏览了墙上刘伯温的碑记,非常感慨,也留下了诗。

第二首《北岭将军庙》:

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北山栋宇自秦余,战剑英姿如。

追鹿似闻遗恨事,止林应该有补亡书。

灵旗常惊樵牧,社酒年福里禄。

三户到头还是一塌糊涂,英雄无命。

摩擦古杰郁离文,没有当年汗马勋。

松响忽吹空际语,山光突卷阵前云。

青溪靖寇氛不需要白石题神号。

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归路班荆逢野老,至今还说李将军。

三、项羽亚父

湘湖群山环绕,湖中有九座小山。说是小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岛,如定山、眉山、珠山、荷山、竹山等。明朝萧山人黄九皋诗中写道:“眉珠荷若定,米粒满湖抛。"说湘湖里的这些小山,就像一粒粒米粒在湖面上散落,比喻得形象有趣。压乌山也是“饭粒”之一。这九颗“米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压乌山最著名,被称为“眉珠荷若杨旗,领袖群山是压乌”。压乌山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压乌山又称“亚父山”,亚父是项羽的亚父范增。

范增足智多谋,好奇计。范增年70岁时,陈胜大泽乡起义。项梁、项羽起兵反秦,范增加了阵营。项梁和范增关系很好,范增是一位老人。项羽非常尊重范增,称他为“亚父”,这意味着他的服务仅次于他的父亲。后来项梁战死,范增用于项羽。范增是项羽征战世界的主要谋士。范增看到,刘邦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对手,多次劝说项羽除掉他,可惜项羽没有听。最有名的是鸿门宴,项羽还是拒绝采纳范增的意见,放开了刘邦。后来项羽又中了刘邦的反间计,对范增产生了怀疑。范增愤怒地离开了。

传说范增隐姓埋名住在浙江山。他隐居山中,偶尔为当地人看病,修桥铺路。

后来项羽战败,霸王别姬,自杀乌江,当消息传来时,范增顿时泪流满面,十分悲痛。范增和项家可谓生死友谊,他和项梁是兄弟情谊,与项羽亲近父子情谊。范增愤怒地离开了,但他仍然关注楚汉战争的形势。项羽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和死亡。范增愤怒而悲伤。他哭着说:“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今天就会到来!因此,人们听说他是范增。他赶紧否认:“范增早就死在彭城了,怎么会在这里呢?范增想到项羽曝尸乌江,没人做饭,就想着如何掩埋项羽。当时,范增在萧山古湘湖地区,看到一横西山,正可以用来掩埋项羽。于是,他拔出剑,用剑砍下西山南岭,奋力向乌江扔去。出乎意料的是,范增加了他的力量,导致背部疼痛。此外,他已经过了古老的一年,无法做到这一点。结果,这座山没能扔进乌江。它刚飞出来就掉了下来,掉进了湖里。

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因此,西山南侧不远处的湖里,凭空多了一座小山。后来,这座山被称为“压乌山”,也被称为“亚父山”。

这就是“亚父掷山”的传说。

历史上记载了“亚父掷山”的传说。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压乌山在县南二十里。旧经引东方朔神经:这座山是亚父割断萧山南岭,将压在乌江也。江东以投掷为压力。南宋状元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中也有“连山如珠,秦皇之所驱兮;压山如君,亚父之所割兮。北干隐兮明月在,东山卧兮白云迷”等语,说明这个传说在南宋时期已经流传。《嘉泰会稽志》中萧山“长兴乡”条还记载:“旧名永兴,在县西三十五里,管里三:鸡鸣里,安正里,亚父里。可见,到了南宋,萧山就有了“亚父里”的建制,也许是因为“亚父扔山”的传说。

压乌山位于上湘湖,山体不高,形状如圆锥,山北悬崖竖立,如刀削。为了验证石岩山与压乌山的外观关系,作者专门从远处绕过这两座山,寻找一个观察位置,即在湘湖路四亭桥南侧,湖边有绿亭,向东观望两座山。从远处看,石岩山南侧就像斧劈一样。因此,看看石岩山,然后看看不远处的压乌山。大石岩山的南端像一把刀,小压乌山的北端像一把斧头。把压乌山放在石岩山上是非常一致的,就像孩子们可以玩的积木一样。这样,压乌山似乎真的被范增从石岩山一剑砍下来了。

压乌山山形优美,位置独特,位于湖中央。清代蔡唯慧的《湘湖记》写道:“茫然万顷中,有几座小山浮沉若蓬岛,只有船能通,即压乌之诸山。民国《萧山县名胜纪录》记载,压乌山“秀立湖心,竹树苍翠,幽胜地也”。当代郑逸梅先生擅长写文史掌故类文章。他提到:“定山和压湖山矗立在湘湖的中央,仿佛水晶盘里有两只青螺,碧蓝可喜。他们形容精巧,把压乌山说得像蓬莱仙岛。

历代关于压乌山的题词随处可见。例如,明朝萧山人民用规定的《压乌山》诗写道:“压乌山浮湘水,度过中年记忆。”“当时,拔山是不可能的。”清朝萧山人黄元寿的诗中更多地描述了压乌山。例如,他的《湘湖杂咏》诗中说:“压乌山色锁烟,想压乌江懒飞。”他们都写了红门宴和压乌山的故事。

传说只是一个传说,不一定与历史事实一致。根据历史书,范增离开项羽后,在到达彭城之前就死在路上。两年后,项羽在乌江自杀。这样,范增就不可能砍掉西山南岭来掩盖项羽。

项羽的萧山故事“西楚霸王”

“亚父掷山”只是一个传说,但萧山古代确实有一个叫“亚父里”的地方,也许是亚父隐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