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晋书》称,“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闽粤避阻,避在一角,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由此可见,客家祖先原居黄河中下游,汉晋后为避战多次南迁,部分在闽粤赣地区定居,客而家。为了自己的安全,南方的祖先不仅防止土匪攻击和掠夺,还防止野兽攻击。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强烈的警惕性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大型庭院群体逐渐演变成“水、火、盗”的城堡式土楼。
饶平土楼大多分布在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地区,周围是山区和村庄。高度不同,分散,环连接,形状多样,结构精致,规模宏伟,八角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方形、半月形,具有通风采光、冬暖夏凉、防震、防潮、防火等优点,适应山区环境,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南方居民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信息,充满独特的简单和美。
道韵楼
全国最大的城堡式八卦土楼
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八角形按八卦布局,称为“八卦楼”,模仿诸葛八卦阵的原则,专门在正门一侧开一扇休门,让民族从此出门。楼外环巷外有八排围屋,即在主楼八角的棱角处留出八条巷道,形成环保大楼的八排围屋。总的来说,建筑内外构成了八卦的布局。楼城为太极,城左右两公用水井象征“两仪”(俗称“阴阳鱼”);八面三进国屋象征着一幅画;城与屋内明沟暗寓阴阳之合。其他结构大多以“八”为倍数。例如,整栋楼有56间角房和16间,共72间;大楼里有72扇窗户、16扇天窗和112架楼梯;除了两口公共井外,大楼里还有30口私人井位于主楼的边界墙下。
据史料记载,道韵楼建于明弘治至元德年间(1488-1521年),建于明万历丁亥年(1587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正门匾额“道韵楼”三字为邑人黄锦(曾任明末礼部尚书)。这座建筑朝南,三进三环格局。一楼是“三落二井”单元房,一、二进为平房,三进为楼层,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大楼的中心是卵石铺边的黄土压实庭院。房间前面有一个障碍,形成了一个环形走廊。
道韵楼是一座古堡式建筑。外墙有枪眼和炮眼。门顶还有防火门的注水暗涵,具有防止“兵乱、乡斗、盗贼、兽害、干旱、火灾、寒暑、地震”的八大防御作用。还有雕梁画栋、壁画、泥塑照壁、通花木窗等装饰。建筑规模宏伟,结构奇特,造型精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八卦型土楼,突出了“古、大、奇、美”的特点。整栋楼保存完好,历史艺术价值高。2006年5月,国务院宣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楼
饶平最古老的客家土楼
位于饶平县上饶镇永善村,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他的祖先在河南省邓州,可以追溯到闽西南和粤东的邓氏。自87世调元以来,他的曾孙大猷之和孙文显公一直住在福建宁化石壁和口村。他的子志斋(号太乙,94世祖)被粤东大部分邓氏孙尊为一世祖先。
这座建筑南向北,呈圆形,大门座向西向北34度,占地面积1562平方米。二进一天井,楼内共有26栋房屋,全部用黄土夯成。大楼中心有一个圆形广场,一口井。二、三楼房间相通。整栋楼只有一扇门进出,门框上有“南阳楼”三个字,门联为“南山并寿,阳谷回春”。有一个中厅,叫“怡谋堂”,为大家共有,供奉祖先神位,在楼内办丧事。楼内大厅三楼有四面拱匾,分别刻有“经明行修”、“王国储真”、“辟雍升俊”、“成均首选”,落款均为府县官员。
永山南阳楼是饶平县中年土楼,规模适中,结构紧凑,建筑艺术非常精致。它不仅具有客家土楼的“八防”特点,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名称、对联、门螺栓、牌匾保存完好,整体结构相对完整,是客家土楼民间文化的精髓。200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华楼
少数民族村寨围楼
潮州是我国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居山为畲,临水为丹。这是专家学者对潮州原住民的描述。600多年前,畲族祖先从福建龙海迁往饶平县饶阳镇蓝屋村。村里的畲族土楼是由清朝嘉庆九年(1804)创建的,蓝十五世祖张友公。坐东向西,石构门楼,门额阳刻“泰华楼”,“嘉庆甲子年建”。三层椭圆形(四方抹角形),前平房,后三层建筑,每层26间,外墙墙下用石彻,以上为分土墙。一层为“龙虎井式”单元结构,二、三层外有走廊环绕,楼内有“善庆堂”,内城有六角形井。总面积约33388㎡。建筑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历史艺术价值高。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2年10月公布。
作为潮州市“博物馆之城”系列馆,已成为畲族历史文化展厅。展厅分为“善庆堂”(民俗文化展厅)、二楼、三楼的展厅。祖厅分为上下厅,中间有天井。天井底部铺有鹅卵石图案。上厅中间挂着“盘、蓝、雷、钟”四个畲族姓氏。两边都有具有畲族特色的服装和畲族日用品;下厅墙两侧挂着“优雅的眼睛”、几块有代表性的牌匾,如“司马宠锡”、“文勉”等。二楼展厅主要展示畲族特色招兵节沙盘、畲族民俗图片介诏;三楼博物馆主要展示畲族传统生活和生产工具。“凤凰图腾”是一种文化标志。近年来,与畲族文化相关的民歌、节日和民间活动也在蓝屋村重现。蓝屋村民开始重拾民族记忆。当他们来到泰华大厦时,他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蓝屋村的历史沉淀。
润丰楼
饶韵人才辈出的客家土楼
宋代,詹氏从福建宁化石壁村迁至广东大埔长窖村。明末明初迁至饶洋西瓜园,明永乐21年(1423年)詹氏创乡。位于宗祠左上角的饶平县新丰镇丰联村乡址,最初称为上屋楼仔,后称为楼仔角,有一座土楼。据村里老人介绍,该楼建于明嘉靖年,清道光年间大修,坐南向北,二入围,占地面积约2248平方米。走进楼内,门额阴刻“润丰楼”。门联一幅,右联是“润泽粤东,水绿山青万事基”;左联是“丰富饶北,民勤德绍千秋继”,建筑名义。门前有池塘,门两侧有附属建筑,叫司马第、儒林第、调琴斋、广业轩,可见楼主当年的身份和兴趣。关于司马第:明清时期,司马多是同知的别称,任过同知的官员,退休后,往往要在门楣上签名“司马第”,以示光芒。关于儒林第:大致可能指书香门第。建筑小巧玲珑,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7月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润丰楼见证了饶北客家人的艰苦奋斗历史。润丰楼是饶北最具书香气息的客家土楼,深深渗透着饶北客家人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传统。这座优雅的小土楼人才辈出,古代有几位进士,现代有医学博士、县长、校长、华侨等。四名大学生也走出了詹家的“学文堂”。詹安泰先生,大哥,早年毕业于广东师范大学和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前身)国文系。他的儿子詹伯慧于1949年被中山大学文学院语言系录取。二弟詹天泰先生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经济系,三弟詹力泰先生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历史系。可谓书香门第,薪火传承。
其中,著名的文坛是詹安泰的父子。詹安泰是中国著名的古典诗歌研究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尤其擅长诗歌的创作和研究。他的诗歌作品和词学论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包括“南詹北夏,一代词宗”、被誉为“岭南一大家”。詹伯慧,当代语言学家、教授、博士导师,63年来,近40篇作品,400多篇论文,培养中国方言骨干“詹家军”,研究成果辐射到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地方,詹伯慧是真正的语言学家。作为首席专家,他还负责编辑约400万字,堪称中国历年来最大的方言和方言学词典——汉语方言学词典。
群山和村庄被饶平广袤的土地所包围。像古堡一样巍峨朴素,像“从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像现代体育馆一样壮丽,像“地下冒出的蘑菇”一样绚丽多彩,真是鬼斧神工。这是分布在饶平的土楼围楼。是饶平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土楼是一束永不凋零的奇葩,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保护和继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家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