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有三种形式的聚落建筑:一种是洞穴,另一种是木结构房屋,第三种是窑房同构建筑(洞穴与木结构房屋结合形成的新建筑形式)。其中,以窑房同构为主。窑房同构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在陕西、河南、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等地发现,特别是山西保留最多的实物,几乎遍布全国。长期以来,通过对山西聚落建筑的深入调查和系统梳理,发现窑房同构是山西聚落建筑的典型形式。然而,窑房同构施工技术在历代正统技术典籍中很少被提及。这种创作技术方法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和创作,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空间。

首先,窑洞村是山西传统村落的主要居住方式。从自然地理上看,山西地处黄土丘壑区,是一个多山区。大多数窑居村落分布在相对开阔的河沟阶地。狭窄的地方,沟壑纵横百里,沟崖两侧像串珠一样密布窑洞山村。许多以沟、质、坡、岭、梁、山等命名的村庄,依山悬崖,以掘土为窑。靠河沟有石头的地方,多用混石砌窑洞;而在一些产煤场所,烧砖方便,则用青砖砌窑洞。砖石砌筑的狱窑多以台院为主,以适应地形。砖石是根据木结构建造的,模仿木结构构件,镶嵌在砖洞上。砖石堆积结构技术常用于顶部屋檐,屋顶仍为平顶。这种结构只有装饰功能,旨在美化砖洞。

在晋北地区,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挂面窑洞”。其次,砖石囚窑与木屋结合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一是“窑上建窑”。它包括三种类型:土层窑、石券层窑和砖券层窑。明清时期山西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创造技艺完美的象征和象征。

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二是“窑上建房”。这种施工方法常用于重要建筑群,如民居、庙宇、钟楼、鼓楼、城门楼、魁星楼、藏经楼、拱券砖塔、山门舞台等高耸建筑的顶部。

三是“窑前建房”。根据建筑材料,窑洞的主要类型有土窑、砖窑、石囚窑。为了使土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往往采用砖石拱技术,即在土窑内砌砖石拱券,或者只在土窑前砌部分砖石囚窑,起到固窑面、美窑洞的作用。有时在土窑或砖石囚窑的窑口增加木结构廊厦,扩大窑洞的前部空间,形成窑前建筑的同构形式。

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第四,“窑顶檐厦”。与前者相比,这种建筑技术方法屋檐较浅,只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最后,窑房同构建筑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明清时期,山西广泛应用了典型的“窑房同构”建筑方法,从城镇到农村。它已成为山西聚落建筑的主要形式。

调查发现,山西大量寺庙、宫观、祠堂、衙门、书院、花园别墅、民居等不同类型的聚落建筑均采用窑房结合结构,分布广泛。从北到南,如大同观音堂、偏关老牛湾、河曲海潮庵、五台山显通寺、太原永佐寺、清徐香岩寺、孝义魁星楼、平遥县衙、太谷市楼、盂县藏山祠、平定上东寨、昔阳长岭村、歧口黑龙庙、蒲县东岳庙等。在一些较大的盆地中,一般以砖木结构的房屋或窑房同构为主要结构方式,形成壁垒严密、纵横交错的深宅院。

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山西的乡村聚落一般都习惯于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山西乡村的庭院一般都是封闭的,也就是说,只有一扇门,门从此经过,没有别的门。院子里的墙是围墙,一般分为砖墙、土坯墙、石墙、土墙、木栅栏墙、栅栏墙等。有些墙很简单,墙也不高;但有些墙很讲究,磨砖对缝整齐。当然,具体形式取决于经济条件。

山西的乡村聚落在房屋建筑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村里的房屋相邻,前面房屋的后墙是后面房屋的前墙。邻居的墙房相连,对家而居,中间隔着一条街。当然,也有不相连的单门独户墙院,尤其是在山区。二是建筑高低层次较多,形似建筑。这一层叠的“建筑”在山区较多,在平原地区并非如此。三是部分农村地处交通要冲,也相应地承载着商业集市的内容。这些村庄一般商业发达,居民密集,聚落规模大。无论是平地农村聚落还是山地农村聚落,聚落民居大多采用四合院或三合院布局。正房尽量朝北朝南,这是院落的主房。庭院东西两侧为厢房,东西厢房一般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致相同或相似。南房建在南面,对应北房。整个庭院大多符合中国传统庭院的规定。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里,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做仓库,有的用来做厨房。西南角一般设厕所,东南角大多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布局在山西很常见。

山西城乡聚落的生活方式

在一些山区,聚落民居庭院多依山而建,台院采用窑洞层层形成,但没有定式。当然,四合院也是山区富裕家庭的首选住宅形式。根据专家选择的位置,这些山地聚落民居主要是高檐出厦的正房,院落还有耳房、左右厢房、下门洞、街门、院门等。屋顶四扇格窗、隔扇、屏门安装在正房内。厢房左右对称,长子和次子按左上右下顺序居住。有些正房装饰有木雕卷口、雕花斗拱、砖雕门洞、方砖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