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杭州园林也曾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有专家指出,南宋时期有文献记载的杭州私家园林有100多座。

如今,美丽的西子湖,依然保留着一些古典而优雅的园林,春秋冬夏,都可以步入其中,欣赏江南园林之美。

1、郭庄

郭庄建于清末。据唐朝著名中兴将军郭子仪称,园主郭士林被称为“汾阳郡王”,而园林被称为“汾阳别墅”。杭州人习惯称之为郭庄。

郭庄是杭州现存完整的私家花园,占据了西湖的绝佳景观位置,是“西湖古典园林之冠”。

郭庄分为“静必居”和“一镜天开”两部分,中间分为“两宜轩”,是典型的前屋后花园模式,前屋“静必居”为住宅部分;中心是一荷塘,周围是家居和接待的仿清建筑;室内陈设精致典雅,古色古香。后者“一镜天开”是花园的一部分,是一个以水为主题的精致花园。主人把西湖带进公园。公园里有一个湖,叫苏池。池形如镜,一镜天开。

郭庄里有许多与苏东坡诗有关的建筑,它们与西湖相映成趣,向无数后来的人讲述了这位作家和杭州的故事。

比如西湖边的“景苏阁”,透过圆圆的门洞,可以看到绿色的苏堤。“景”字有多重含义,不仅代表了苏堤的美景,也表达了园主对苏东坡的敬仰。

2、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位于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个半岛上。南宋时,一位名叫卢云生的内务官在花港地区建造了一座私人花园“卢源”。他在花园里开池引水,堆土堆山,种花种树,养了几十条异种鱼,吸引了很多游客。到达宋宁宗时,宫廷画院画家马源等人创作了“西湖十景”的名字,其中卢源被列为“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经历了康熙时期的全盛时期。康熙和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题字在碑阳阴两侧,这是中国碑林史上唯一的一块。年久失修后,只剩下一池、一碑、三亩地。解放后,自1952年以来,花港两次大规模改造扩建,现已建成占地约300亩的大型公园。

公园分为五个部分: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和密林。景区内的鱼、花、港连动,亭、亭、桥相映成荫,春夏绿荫,秋冬红叶赛鱼。

此外,园内景观名称与鱼、水、花有关,如:鱼乐园、鞠湖、乐水亭、牡丹亭、万波亭、梅影坡等。

地址:西山路5-1号

3、汪庄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西子酒店,原王裕泰茶馆,建于1927年,是西湖四大名园之一。20世纪50年代,王庄建造了新的主楼、建筑、走廊、广阔的草坪和雪松树,并改名为西子酒店,对外开放。

酒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南岸,雷峰夕照山麓。它不仅隐藏在城市里,而且隐藏着纯净的江南魅力。

旧的西子酒店有翠芳园、真珠园、白云庵、雷峰塔、乾隆钓台等名胜。20世纪50年代,王庄改造后改名为西子酒店,接待了无数国内外领导人和各界名人。

西子酒店拥有1560米的私人湖岸线。走进去,大面积的湖光山色即将出来。在这里,你可以坐在雷峰塔下的绝佳观景位置,与G20领导人进行同样的拍摄和打卡,轻松避开游湖人群,享受西湖之美。

地址:南山路37号

4、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作为中国晚清私宅的典型代表,也是杭州现存最大的私宅园林之一,是中国晚清私宅的典型代表。

高墙内,大厅庭院、亭台楼阁、花木鱼禽、叠石理水自由布局,错落有致,集居住功能和园林美学于一体,处处充满江南韵味。它是清末典型的江南园林代表,充分体现了“幽雅闲”的意境。

芝园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西湖景观,以池代湖,以径为堤,融合了许多西湖元素。通过多山、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以“勺湖寸山”突出园林中的景观之美,给人一种“虽然是人造的,却是自然开放的”的自然观感

地址:元宝街18号

5、曲院风荷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曲院”原名“曲院”,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它以金沙涧的溪水制作曲酒而闻名于中国。现在位于岳飞寺前面。荷花在附近的湖面上繁殖。夏天,和谐的风来了。荷花和酒香四处飘逸,令人陶醉。后曲院逐渐消失和消失。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虹桥旁修建了曲曲院的荷花景碑亭,景观得以再现。

旧曲院风荷局促于西里湖一角,名不副实。近年来,经过扩建,包括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五个景区,面积426亩,成为西湖环湖地区最大的公园。

曲院风荷作为西湖十大景观之一,不仅是夏荷,也是春天赏樱的好去处。水榭曲桥碧波粼粼,岸边樱花瓣层出不穷,向上伸展或向水下垂,有着独特的古雅风情。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地址:北山街89号

6、燕南寄庐

燕南寄庐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这座老房子的所有房子都是江南风格的传统建筑,但整个庭院的布局完全是北方风格的典型北方庭院。杭州可能找不到第二座这样风格的老建筑。

这座房子的主人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1888-1971),来自河北省高阳市,所以他把家乡的四合院布局带到了杭州西湖;他原名张英杰,燕南,把他的名字“燕南”刻在自己的门口。

燕南寄庐成立于1926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盖在这里招待了梅兰芳、周信芳等同事,也接待了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故居不仅记录了现代戏剧发展的一些片段,也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对艺术家的尊重和关怀。

如今,燕南寄庐已成为“盖名天故居纪念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地址:赵公堤5号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7、刘庄

清末是门禁森严的私家园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改建为接待国家元首的国家酒店。它是著名的“杭州西湖国家酒店”,以其精致的建筑和优雅的家具而被列为“西湖第一花园”。

回顾百年,酒店的前身是由刘庄、康庄等私人花园建造的。在今天的园林布局中,房屋建筑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专家、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设计和重建的。90年代末,新旧世纪交替年大规模翻新建成。

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入眼全景。选择这里生活,可以享受春游桃花夏观荷,秋来赏桂冬看松的乐趣,还有竹风一窗,荷风半床的宁静之地。抬头望去,湖上十里尽收眼底。

刘庄百年来一直辉煌,见证历史,获得新生。曾被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视为第二故乡(毛泽东主席经常来这里居住),也代表浙江人民接待了中国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外国元首和四方客人,获得了极高的荣誉。这里发生了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件: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在这里签署。到目前为止,这里还有毛泽东读书处。

如今,她以饱满的热情、优雅的环境、独特的园林、高档的客厅、齐全的配套设施设备和丰富的文化景点,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

地址:杨公堤18号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8、西泠印社

“世界第一社”西陵印社雅居西湖孤山,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文人在天地山水中最朴素的“谈笑有鸿儒,无白丁”。

在这里,金石与书画融为一体,晚清动荡时局的创社“西陵四君子”体会了金石印刷中所蕴含的君子之道和立世哲学。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西陵印刷俱乐部的魅力不仅在于金石篆刻之间的深厚底蕴,还在于园林景观本身的独特性——园林建筑布局紧凑,设计精美;十几个亭台楼阁,放置在山坡、水池、曲径、叠石之间,形成高低参差不齐、密度密集的整体,堪称江南园林的杰作。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山、林、草、树之间碑刻的温度,参观前人漱清源以净污的雅集,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在纷繁的世界中安顿下来。

9、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中最具特色的水上园林景观,全岛面积约7.67公顷,在西湖三岛(湖心亭、阮公墩)中排名第一。

岛上花草树木稀疏,古樟参天,蜿蜒的桥梁,一步一步的风景;春天有垂柳,夏天有鱼和荷叶,早晚,晴雾雨雪,四季风景优美,四季不同,仿佛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岛,因此赢得了“小英洲”的美誉。

从空中俯瞰,小英洲岛就像一个“田”字,周围环形堤全长约928米,约30分钟,东西方向内堤宽约8.5米,长约232米,南北方向是曲折的水桥,主要文化景观集中在南北中轴线上,外堤观赏自然景观,阴凉匝地,大叶柳、樟树、红枫、芙蓉、紫薇、桂、梅等植物随处可见。

三潭印月亭很多,各有特色。比如清康熙初建的“我心相印亭”,历史比岛上其他亭子更长,文化内涵更深厚。

“我心相印”原本是佛教禅语,原意是“不言而喻,相互理解”。人们经常把“我心相印”这句佛语引申为“心相通”。然而,今天的年轻夫妇喜欢把“我心相印”延伸到“心相印”,并去合影打卡。

熟悉的人民币一元纸币背面图案,就是三潭印月景区的三座石塔。

传说湖中的三座石塔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杭州苏轼派人疏浚西湖。为了显示湖泥再次淤积,他特意命令人们在湖中建造三座塔作为标志。三塔连接内禁止种植水生植物,如菱芡。苏东坡的三塔已不存在于世,斗转星移,世事变迁。明朝万历年间,有识之士修缮小英洲时,模仿前人的做法,在西湖重建了三座小石塔,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前的三座。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地址:西湖区西湖中部偏南

10、杭州花圃

杭州人一直有爱花种花的好习俗。南宋时期,陆游诗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意思是这个习俗。

杭州花园建于20世纪50年代,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杨公堤流金桥至卧龙桥段西侧。它前临西湖,后靠西山。环境优美,布局精美。它被称为“西子湖畔的明珠”。

2003年,杭州花园邀请了著名园林规划专家孟兆震院士作为领导者,新建了天泽福应、小隐园、野生蒲水香、翠谷香、水芳岩秀、清毅神游等景点;通过创新设计,景区相互连接,曲折的水环绕,在优雅安静的地方隐约展现文化氛围,成为难得的“花卉文化”环境。

今天的花园占地28公顷,分为盆景、玫瑰、兰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温室花、牡丹牡丹九个区域。

杭州花园以生产、收集和保存各种园林花卉和盆景而闻名。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颜色的花盆景,一年四季都在盛开。

地址:西湖杨公堤29号

11、平湖秋月

说到“平湖秋月”的历史起源,从南宋到清初,杭州西湖的十大风景已经确定。无论是诗人的诗歌还是画家的描写,平湖秋月都呈现出乘船游湖赏月的场景。它的真正定位是在白堤与孤山相连的地方。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康熙皇帝品题西湖十景,将原龙王堂改为御书楼,楼内供奉御题“平湖秋月”书迹,楼前铺设突出西湖水面的石平台,围成阑尾,旁构水轩,屋檐下悬挂着皇家景观雕刻的牌匾,后来在东侧修建了皇家景观亭。从此,“平湖秋月”被确定在这个人们可以享受西湖秋月的地方。

秋月附近一个平湖它散落在月波亭、梅鹤轩、湖天一碧楼等建筑中。然而,你可能不会想到,几十年前,这些建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罗源”,也被称为“哈通花园”。哈通是一位在上海发财的犹太富商,他的生活非常传奇。1919年,哈通贿赂浙江省督察杨善德,在皇家书店西侧购买部分土地,建造私人别墅“罗源”。

在别墅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大的使用面积,哈同的手下占领了西湖边的公共用地,填补了湖泊建设用地,打桩3000多个,占水域近1亩。由此建造的水榭伸出湖面3米多。此外,他还修建了高耸的墙壁,拒绝市民参观公园。

1927年北伐军进入杭州后,新成立的地方政府顺应民意,将罗源带回公共场所。收回后,罗源被分配到浙江大学。1998年左右,蔡元培在杭州西湖创办了一所“国家艺术学院”。在为新校寻找校舍期间,蔡元培以象征性的价格向浙江大学校长租用了4000多平方米的房地产和建筑。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在接下来的30年里,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艺术学校,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在这片土地上,一代艺术大师茁壮成长。

解放后,国家艺术学院迁往南山路。1956年,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决定回归人民,拆除哈同花园墙,扩建改造八角亭、“湖天一碧”楼、四面厅,共同形成了今天的平湖秋月景区,真正成为人民的财产。

地址:孤山后山路1号:

12、文澜阁

文兰阁位于孤山南麓,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它最初建于乾隆47年(1782年)。它建在原圣因寺遗址上。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典雅,是江南典型的庭院建筑。2001年,文兰阁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花园布局的主要特点是符合地形,适当装饰亭台楼阁、走廊、游泳池、石头等,并借助小桥相互连接。主要建筑模仿宁波天一阁,为重屋檐歇山建筑,外观二层,中间有一层夹层,实际上是三层。

你去过几个杭州古典园林?

建筑东南侧有一个亭子,正面刻着清乾隆皇帝的题诗,背面刻着《四库全书》的甲骨文。东边还有一个亭子,上面刻着清光绪皇帝的题目“文兰亭”。

文兰阁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只有文兰阁和他的四库全书经历了多次曲折和磨难,依然屹立在西子湖畔,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向世界传递着悠久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

假如有机会去孤山游玩,别忘了去文澜阁游览!

地址:孤山路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