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屋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庭院,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明孝陵、明城墙被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历史、科学、旅游价值高,是南京最大、最完整的私人住宅。
九十九间半
民间有句话说,中国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紫禁城,是999间半;中国最大的官僚府是山东曲阜的孔府,是99间半;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是南京甘熙的故居,是99间半。
甘溪故居位于南京市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大板巷42号、46号,靠近最繁华的新街口。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文物。为了有效利用和再现明清江南民居的风格,文物部门修复了一些建筑,并于1992年11月建成了南京民间博物馆。2006年被国务院宣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上,甘熙故居有300多间房子,但被称为99间半。原因是九是最大的阳数和吉祥数。九到十就结束了,最后意味着下降。九十九间半不仅意味着100间房间的谦虚,而且意味着仅仅半步就达到目标。
在居民家中发现友恭堂碑
甘熙故居故居有两块题为江宁甘氏友恭堂记的碑石,旧时又称友恭堂。
清朝乾嘉时期,南京丝织业盛行。经过多年的努力,甘国栋(甘熙的祖父)率领子公司的家庭变得富裕起来。嘉庆四年(1799年),甘家搬到南方捕鱼厅,创立了友谊堂。也就是说,今年,甘国栋去世了,长子甘福(甘熙的父亲)开始主持家政,并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扩建。甘熙的故居规模很大。
友谊这个词源于三字经中的父子恩、夫妻从、兄弟朋友、兄弟恭,意思是家庭和兄弟要上下恭,兄弟要爱兄弟,兄弟要尊重兄弟,父子要这样长大。
建筑艺术风格独特
甘熙故居的建筑既有江南民居的特点,又有明显的北方建筑风格。这在中国现存的古民居中是极其罕见的。甘熙故居将江南民居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花格窗。绿藤从屋檐上肆无忌惮地垂下来,总能看到墙另一边植物的枝条越墙而来。甘熙故居还借用了北方四合院的格局,北方连接大楼的跑马楼也被移到了故居。中国著名建筑大师吴良勇先生曾评论:甘熙故居,民族瑰宝。
为了防止火灾,故居每个庭院都有30多口井,都是嘉庆年间建造的。有的在天井里,有的在房间里,有的在门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