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清真寺

重庆清真寺原名“重庆清真西寺”。抗战期间曾名“陪都清真寺”,现位于重庆渝中区中兴路5号,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该寺为明万历年间侍郎马文升主持修建。原分三寺,中兴路寺院为西寺,另有南寺(今重庆剧场址)、北寺(今江北区域内)。1940年,南寺被日机炸毁,1942年修复。不久,南北两寺并入西寺。1982年,清真寺进行了全面培修,建筑更具特色。阿拉伯式绿色圆堡赫然立于屋顶,上矗星月标志;大殿四柱耸立,殿堂内粉墙银光,色彩和谐,气氛肃穆。寺内存有伊斯兰教圣训。有阿訇主持宗教活动。每逢斋月节日,教友聚此祈祷诵经。每周星期五为“聚礼”日。寺内设有庆聚斋清真餐厅。市伊斯兰教协会设于此。

重庆渝中区清真寺  第1张

元末明初,我国西北陕、甘、宁、青等地的穆斯林商人,陆续进入重庆地区经商。到了明成化、万历年间(公元15-16世纪)迁移来渝定居的穆斯林教胞逐渐增多。他们多居住在渝中区南纪门靠长江边上下;十八梯;回水沟一带。明末万历年间(1593-1597年),由旅居此地的河南回族马文升倡议,吴兴发、绽辅汉、赵名刚、马云武等穆斯林群众捐资修建“重庆清真西寺”,该寺占地面积27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大殿阿文金碧辉煌,房顶琉璃彩瓦,古朴庄严,气势雄伟壮观。

重庆渝中区清真寺

自建寺后,经历明、清到民国,念经礼拜,节日集会,从未间断;在抗日战争期间,于1940年至1941年,遭敌机轰炸,为解决当时穆斯林礼拜之急用,由驻渝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修建简易礼拜大殿和水房。1943年,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领导支持下,将该寺命名为“陪都清真寺”修建,按60万元设计,由当时国民政府补助30万元,不足之数由该会募集,同年竣工。该寺房屋多以条石为基础,土墙承重,木屋架,小青瓦屋面。聘马松亭阿訇首任“陪都清真寺”教长,1943年至1946年该寺举办中国伊斯兰经学研究班,并于同时期举办四期清真女学,以培养阿訇人才和对女穆斯林进行宗教基础知识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寺日常五番礼拜,主麻聚礼等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该寺有穆斯林几百人举行礼拜和庆祝活动;1966年,“文革”期间,该寺部分厢房被街道工业占用,大殿一度被侵占,宗教活动被迫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0年11月恢复重庆清真寺宗教活动。1983年经鉴定,多数为危房,政府拨款两次进行局部改建和维修,将礼拜大殿修缮一新,新增建绿色圆顶,不锈钢星月标志,新建了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左右厢房;大殿里铺设红绿整块地毯,壁灯、吊灯、日光灯交相辉映,大殿与整个清真寺建筑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下,重庆市伊斯兰教协会、重庆清真寺管理小组与重庆渝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重庆清真西寺原址上联合开发进行新建,1996年建成其建筑面积为11501.07平方米的十八层高的重庆清真寺(又称重庆穆斯林大厦)。内有重庆市伊斯兰教协会;庆聚斋清真餐厅;写字楼等。整栋大厦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在渝中区解放碑繁华闹市区矗立的高楼中,独树一帜,霓虹灯、射灯、各种彩灯使夜幕下的重庆清真寺更具伊斯兰特色,为山城增添了一个新的人文景观。2007年3月重庆市渝中区灯饰办招标伯爵照明设计工程公司,由政府出资35万元重新为我会穆斯林大厦安装灯饰工程。6月中旬已经竣工,穆斯林大厦再次成为山城夜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庆渝中区清真寺  第2张

礼拜大殿位于大厦顶层(15楼)。绿色穹隆,银色星月塔尖,屋顶花园及四座高矗的班克楼,颇具伊斯兰特色,清真寺用房1200余平方米,其中设大殿、水房、会议室、接待室、经书阅览室、阿訇室、陈列室等,其中礼拜大殿面积300平方米,绿色整块地毯铺地,上面铺有柔软花毡拜毯,女殿用布帘隔开,正中建拱形窑窝,绿底上写《古兰经》中的《忠诚章》金黄色经文,右侧米黄色虎图白楼一座,旁边放置经书和大香炉;柔和的日光灯和吊灯围绕穹顶使整个大殿显得高雅雄伟、庄严神圣。清真寺全天候对外开放,为来渝学习、经商、旅游的国内外穆斯林洗浴、礼拜、住宿、清真餐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重庆渝中区清真寺

清真寺民主管理制,现为重庆清真寺管理委员会,本届寺管会于2003年2月成立于。教务上沿袭历史的以三掌教制为主体(亦称三道阿訇),即由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分工合作主持教务,聘请马云峰、马武达等阿訇。由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制度健全、管理有方,宗教活动、自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成绩突出,1999年重庆清真寺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评为全国一百座模范清真寺之一、被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选为“全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称号。

重庆渝中区清真寺  第3张

重庆清真寺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5号

重庆渝中区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