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冯方宇被誉为“拍摄南京古建筑第一人”,15年来,他拍遍了南京所有的古建筑,留下了上万张珍贵的照片。他说自己最喜欢儿时的南京,因为当时的一切风貌都是那么质朴和藏而不露。从明城墙到明孝陵,再到民国建筑,带着对故乡的挚爱,他用相机留住了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过往记忆,也完成了他对南京城的献礼……
我与古建筑的缘分要追溯到大学时代,由于我在大学念的是美术专业,而中国美术史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因此我就对中国古代传统雕刻产生了兴趣,后来逐渐发展到对古建筑的痴迷。大学毕业后,我开始拿着相机四处追寻古建筑,由于从小生长在六朝古都南京,因此我经常在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城市里穿梭、寻觅,把镜头对准那些大大小小的古建筑。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陆续拍摄了南京的南朝陵墓石刻、城墙、明孝陵、老城南以及民国建筑等,留下了上万张照片,有的已经成为“遗像”。我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曾经的南京,在为这座古城留下珍贵影像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它的礼赞。
城墙旧影像的终结
南京城墙是我最早拍摄的南京古建筑。和许多生活在城墙根下的南京人一样,从小到大,我无数次从城墙下走过,用手抚摸过它,但却并没上过心。后来,当我真正用心去观察时,才发现了它的美。
南京城墙修筑于明朝,所以又叫“明城墙”。城墙按自然地形规划而成,全长33.676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古代都城城墙。然而只有亲临,600多年历史承载下来的厚重与沧桑,才会深深感染你,你才可能体验到城墙展现的内涵。
我持续拍摄南京城墙长达5年,几乎走遍了南京城墙的每一个角落。但遗憾的是,生于70年代的我不可能像前人一样看到曾经比较完整的墙体,只能通过老照片去追思,但在我的内心,总是梦想着回到过去。
我的城墙摄影不同于一般的文物摄影,而是对南京城墙的一种真实记录,属于纪实摄影。这样厚重的题材,如果用一套哈苏相机就再合适不过了,但那时我刚大学毕业,没有工作,手上只有一台基辅60。虽然这样的器材可能会让行家觉得档次太低,但这部相机我用了很久,因为它十分符合我在生活中一贯的平民主张。虽然一开始基辅60的毛病很多,浪费了许多底片,但后来经过几个修理高手的调教,也算完美了。此后我又陆续添加了各种镜头,基本满足了我的拍摄需求。
起初拍城墙,我并没有任何计划,只是骑着自行车到各处墙体下转悠,然后乱拍一通,并想在短期内全部拍完。后来我发现这样根本行不通,因为对城墙没有深刻的了解,拍出来的片子显得十分苍白。于是,我开始翻阅有关南京城墙的书籍,然后到每一处墙体进行实地考察,就这样,我渐渐地找到了感觉……
拍摄城墙并没有想象中轻松。记得一次暴雨后,定淮门段的城墙倒塌了,我听说后立即骑车前往。到了现场,发现这段城墙被一段铁丝网拦着,为了能靠近拍摄,我只能爬行着钻了进去,导致腿上多处地方被划伤。还有一次是拍摄廖家巷段的城墙,那段城墙非常残破、原始,由于那里位于军管区,一般人不能进入,好不容易托熟人,我才获得进去拍摄的机会。进去之后才发现城墙周围荆棘丛生,带着摄影包几乎寸步难行。虽然拍摄得如此艰辛,那残破斑驳的墙体却让我震撼无比,那段城墙的照片后来成了我的最爱。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摸索,我也总结出了许多拍摄城墙的经验。由于城墙是固定不动的物体,想要拍好就必须掌握好城墙受光照的规律。有时正午的艳阳射到墙体上,使墙体上阴影很少,亮度较高,再配上蓝色的天空,反差很大,照片出来很悦目;有时傍晚的斜阳使墙体上断裂的砖块充满暖色调,立体感很强。而在不同的季节,城墙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美,这主要取决于城墙上的植物。春夏时,翠绿将城墙掩盖;到了秋季,城墙上的颜色更加丰富;严冬时节,枯枝使城墙显得荒芜而富有质感,偶尔的雪景可遇而不可求。
如今,被流水般的时光冲刷得班驳的墙体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修葺完美的“新城墙”。我并不喜欢把古城墙修葺一新的行为,那种用水泥修补、添枝加叶的做法,使古意顿失,毫无沧桑感,让人觉得虚假。所以,我拍摄的城墙大多都在杂乱的现实中:树林里、农田边、平民房边、旧厂房边……我喜欢这种原始而现实的场景。我给南京城墙的摄影作品命名为“城墙旧影像的终结”,因为这些影像代表了过去,也将永远成为回忆。
近年来,南京城墙大都被规划成了公园,申遗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决策者关心的,始终是城墙的旅游价值,而我始终强调的,则是要保证城墙的文物价值。现在有记者问我,你还会去拍南京城墙吗?我说我会带孩子去城墙公园玩玩。
在“世遗”之前拍世遗
明孝陵是我的南京古建筑摄影系列的又一重点,不过这些作品全都拍摄于2003年以前,也就是明孝陵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
明孝陵是朱元璋留给自己也留给南京的一笔宏大的遗产,它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长时间以来,明孝陵并没有得到南京人的重视,自然也就得不到全国的重视。大家对南京的印象似乎只有中山陵、秦淮河、夫子庙。
小时候我也去过明孝陵,同许多人一样,对那里破败的景象没什么印象。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踏进明孝陵,这次,我被里面的景色深深打动了,而打动我的正是以前那种看不懂的破败。游人稀少的遗址内,散落在地上的精美石雕到处都是,古树名木将遗址环绕起来,淳厚的古风似乎让时光倒流,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如此荒凉,不由得令人感概。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拍摄明孝陵。如果仅从旅游角度来看,一天就可拍完明孝陵的所有建筑。但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常常否定以前的作品,总是寻找合适的时机再去重拍,所以废片率相当高。
我喜欢拍摄明孝陵内的石雕,例如享殿台基上的石雕。在明孝陵大修之前,这些石雕全都是散乱的,因为在太平天国时期,这里曾是战场,密集的炮火将柱栏石雕砸得七零八落,后来浓密的植物又将台基包围,构成了一幅破败的景象。享殿内还留下了许多散落的望柱石雕,这种龙凤加云纹的雕饰风格,被作为明清皇家建筑的标志延续了下去――北京故宫里的望柱石雕也如此,但这里的望柱石雕更具历史沧桑感。拍摄石雕时,我的镜头常常会对准那些被装饰在台基和四角上的石螭。记得1999年的一天,天气极好,下午的光线让残损的石螭显得更有立体感,远处飘飘的白云与石螭相映成趣,我立即按下快门,留下了一张令我非常满意的石螭照片。4年后,明孝陵“申遗”成功当天,当地报纸立刻刊登了这张照片。 在拍明孝陵的总大门大金门时,我也有自己的方法。由于历经600多年的风蚀雨剥,大金门顶部的琉璃瓦全都不存在了,墙体上的红漆皮也全部脱落,看上去饱经沧桑。后来大金门附近种植了许多树,每到盛夏,大金门几乎就被植物完全包围了,很难拍摄。所以我常常选择树木枯萎的冬季去拍摄。冬日里,低矮的光线让墙体受光均匀,我特意减低0.5EV的曝光,让墙体的颜色更鲜艳,天空也被压暗。
明孝陵内还有一处标志性的景观――神功圣德碑,这是明成祖朱棣为父亲朱元璋立的歌功颂德的石碑。由于碑亭顶部的大屋顶早毁,现存建筑像个方城,所以又称“四方城”。四方城是南京人熟知的一大景观,很多人都拍过,但想要拍好却并不容易,因为四方城中的石碑高达近10米,加上四周墙的合围,镜头不容易收住,平衡也不好掌握。拍过多次后,我发现只有在盛夏时太阳光线最高的那几天,如果天空湛蓝,拍出来的效果最好。因为这时的光线相对垂直,能照亮石碑,如果太阳再低点,石碑正前方的墙的阴影就会投射在石碑上,石碑前半部会有浓重的黑影,效果不够完美。但南京夏季比较闷热,空气中水份多,加上城市建设造成雾霾天多,所以这个机会可不好等,我足足等了两年才等到。
2003年,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修。在我看来,修复并没有很好地做到“修旧如旧”,大量采用新的材料使得明孝陵的历史沧桑感大打折扣。当然,对于普通一日游的大众来说,根本体会不到。如今,明孝陵已成为南京分量最重的旅游景点,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而我却很少再去,因为想再拍出好的照片已不可能。2013年,四方城被加顶保护,引起了很大争议,不管怎样,那碑顶上的一抹蓝天只能在照片里回味了。
回不去的民国风貌
近十年来,我的拍摄主要集中在南京民国建筑上。在中国,南京的民国建筑算是最多的,而且风格多样,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颐和路民国建筑片区,这里曾经拥有200多栋外国使馆、民国党政军要员和富豪的花园别墅,因此有着“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的说法。
从初中到大学,我每天都会骑车经过这片区域,那时的南京,屋矮,树高,路不是太宽,公馆区的中西建筑基本还保持着原样,有种置身民国时代的感觉。班里的同学有不少都是高干子弟,我记得小学时,有个同学家住西流湾8号,那是建于1932年的周佛海公馆;初中时,有个同学家住当年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的公馆里,她外公是退休的空军司令员;高中时,有个同学住在牯岭路一号公馆,家里好几个警卫员。我不止一次随同学进入过这些老公馆,那时候,同学之间没有门第之分,我只是觉得别人家挺大,还有警卫员,挺有意思。
然而,作为珍贵文化遗产的民国建筑,并没有被温柔地相待,随着时代列车的隆隆碾过,民国建筑被接二连三地拆除。当时,南京文物学者卢海鸣先生称,2006年后,开始搬迁、改造颐和路民国建筑,首批拆迁的第12地块,就有31幢别墅,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惨遭肢解。想着留有儿时回忆的地方即将消失,我对自己说:“再不拍就来不及了!”
但仅用业余时间拍摄,是赶不上现代挖掘机的拆迁速度的。2005年,我毅然从广告公司辞职,专心拍摄民国建筑。那时,我每天骑着单车四处拍摄。桂林石屋里的明代石刻,中央研究院旧址里的清代皇家蹲龙石刻,都是我首次向媒体披露的。我还曾爬到楼房顶上,俯拍豆菜桥民国建筑群,在绿树掩映下,那红瓦黄灰墙静逸至极。而现在的豆菜桥,被拆得只剩两三栋民国建筑,孤零零地站在一栋栋高大的部队家属楼中间。更悲哀的是,许多民国建筑被贴上了仿古瓷砖以求保护,还被美其名曰“修旧如旧”。
难逃劫难的,还有我在学生时代常去的南京体育学院,那里原本有一座完整的民国建筑,当年远东最大的体育场──中央体育场。这座体育场不仅吸收了西方体育场的先进经验,布局合理,而且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牌楼及细部装饰,当时轰动了国内建筑界。但这个画面某天毁在突然而至的“保护开发”上。2002年,在学院内有大量闲置土地的情况下,体育场内的游泳池被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室内游泳馆,仅保留更衣室和牌坊。2003年,篮球场的看台也被拆除了,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室内网球馆,仅保留了几座牌坊。可惜的是,我没能在改造前拍摄,这让我遗憾至极。
2006年,《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但并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产权不明晰和产权归属多头,一直以来都是民国建筑保护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在我看来,条例中的“开发保护”落实到具体做法,时常变得“莫名其妙”。南京本可以利用优势资源,将民国建筑建成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但这一切都太迟了,民国的风貌再也回不去了。如今,我的民国建筑摄影仍在进行,我希望能用手中的镜头为人们留住对这座城市的更多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