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北京香山寿安山南麓有一座古寺。它的名字叫十方普觉寺,尤其是元代铸造的巨大铜卧佛,所以也叫卧佛寺。十方普觉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今天我们来看看。

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唐贞观年间建有十方普觉寺,初名兜率寺,元代改名昭孝寺,又称洪庆寺。从元英宗硕德八刺开始,连续四代皇帝大规模扩建寺庙,历时十年。从明代宣德到嘉靖,重建了五次,每次修缮皇帝都来到寺庙,并赠送了大量的金银和物品。永安寺改名于明末崇祯年间。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怡亲王允祥父子施资修缮,这次修建规模很大,但拆除了明代建的如来舍利塔。重建寺庙更名为十方普觉寺。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又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寺的宫殿和华丽的琉璃坊都是这次建造的。

此前,我们谈到了寺庙里有一尊巨大的卧佛。据了解,这座佛像是元代铸造的。卧佛重4吨,头西脚东向南,右手弯曲肱首,左手放在腿上,姿势自由,充分展示了元代精湛的雕塑艺术和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因此,十方普觉寺远不如卧佛寺响亮。

寺庙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建筑是整个寺庙建筑的主要部分。中轴线上有琉璃牌坊、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等。

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十方普觉寺的建筑形态保持了汉地显宗佛寺伽蓝七堂的遗规,这种建筑方法在北京比较少见。

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寺内建筑规整,对称严谨,由三组平列庭院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额题智光重朗。这座牌坊是80年代仿建的四柱三楼灰筒瓦顶。牌坊后面是一条长长的坡道,两边都是柏树。坡道长100多米,一步步上升,上下坡降12米。从佛教意义上讲,从尘世到净土,通过这条长长的坡道达到高高在上的寺庙。此后是山门殿前四柱七楼琉璃牌坊,额书同参密藏琉璃坊是一座精致的白石桥,桥跨一个月牙形水池,钟鼓楼分水池两侧。过桥迎面是山门殿,殿内原有泥塑呼哈二将像。山门殿后面是四大天王殿,殿内原有四大天王坐像,笑容常开的弥勒坐像,韦陀立像。

天王殿后面是三世佛殿,是殿堂中体积最大的一座,面宽五间,深三间,绿色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休息山顶,殿前门额悬挂雍正御笔双林辽境木,门两侧有乾隆御题对联: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珠梵宇妙庄严。殿内供奉三世佛像、倒座观音、十八罗汉佛像。三世佛殿前有东西配殿,东配殿有悉多王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有达摩祖师和地藏菩萨像。三世佛殿传说原有一尊植香木雕的唐代卧佛,明末清初改朝时已不知去向。三世佛殿后面是卧佛殿,面宽三间,绿色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休息山顶,门上挂着性月恒明的木匾,两边的对联书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活着的人相度众生,都是慈格手书。殿内悬有乾隆御笔得大自由匾,殿内正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

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质朴精致,体态自由,充分展现了佛教艺术中的净化庄重风格,展现了元代高超的铸造技术。卧佛后面有十二个圆觉菩萨。卧佛的意义一般认为释迦牟尼涅架在拘尸那国城外的罗树下,成为佛教徒崇拜的圣树。佛教寺院也以这棵树为荣。卧佛寺原有三棵古老的罗树,两棵在天王殿前,早已不存在。另一棵在三世佛殿前,1949年5月4日被风吹折。现存的一棵是1954年种植的。它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安罗树的七叶树,而不是印度生产的安罗树。从山门到卧佛殿,前后有一条贯穿南北的砖砌永路,形成了殿堂庭院甚至整个寺庙布局的中轴线。周围有一个长方形的封闭庭院。卧佛殿后面有五座藏经楼。大楼后面靠近山岗,山上有许多树。蜿蜒的石头爬上山顶你可以俯瞰整个寺庙。从山门到卧佛殿,南北有一条砖砌的宁波路,形成了寺庙甚至整个寺庙布局的中轴线。周围有一个长方形的封闭庭院。卧佛殿后面有五座藏经楼。建筑后面靠近山岗,山上有许多树木。蜿蜒的石头爬上山顶,你可以俯瞰整个寺庙。后山的一些亭台楼阁假山是近年来建造的。

东路庭院原为寺庙和尚的日常生活场所。从前到后,有大斋堂、大禅堂、吉月轩、清凉馆,都是四合院形式的庭院。最后,有一个独立的庭院,供奉寺庙的祖先。

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西路庭院是皇帝避行乐、理政的三座宫殿。前面是一座假山,穿过假山、石桥、垂花门进入庭院,也采用带回廊四合院的形式。沿廊北行进入二行宫,院内还有叠石假山。北面是一个以水为景的三行宫殿里的东西是外封内敞的游廊,前面是一个悬崖散厅,前面是一个方形鱼塘。坐在敌厅里,近观鱼嬉碧莲,远望西山,情趣无穷。

一个巨大的佛——十方普觉寺躺在寺庙里

文化大革命期间,卧佛寺大量泥塑佛像、悬塑碑刻等,遭到毁灭性破坏,这些艺术珍品无法挽回的水远远消失。

以上是十方普觉寺的全部内容。我希望它能帮助你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