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第1张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第2张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程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修缮工程,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有历史保存价值的特色古建筑保护逐步重视,保护和修复改造应使古建筑在现代社会保留建筑固有的历史风貌,同时通过修复中的技术创新,向人们更好地展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旨在对古建筑修复中的一些问题予以研究讨论。

  1、我国古建筑的分类
  中国的古建筑物类型比较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寺院建筑如杭州的灵隐寺、西安大慈恩寺、洛阳的白马寺、长安的兴教寺以及浙江岱山的极乐寺等;宫廷建筑如北京故宫、沈阳的末代皇宫、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等;园林建筑例如苏州的留园、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等;祭祀建筑例如北京的十三陵建筑以及乾县的乾陵建筑等;民居建筑如王家大院、韩城的党家村、山西省晋中的乔家大院、西安老城区的督军府等。
  在规制上中国古建筑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宋代的《营造法式》主要划分为殿堂、厅堂和余屋三类最基本的规制,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主要包括了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因此,如何对古建筑的规模等级进行划分,在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古代那种严格的封建礼制却很好地在古建筑物的风格上得到了体现。中国所有的古建筑都以雄伟、庄重、磅礴大气以及优美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并在世界建筑史上都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日本东京的药师寺,以及美国、朝鲜、韩国等只要有华人居住或踏足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中国古建筑的雄姿,推动了中国古建筑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古建筑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不是建筑师们自己的创作意识,而完全是官方的设计和制作意念。因为中国的历史上自古以来都是“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这里所提到的“劳心者”主要代表的是上层,是那些掌握权力的部门或人员,而不是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们。古代朝廷的建设追求的是歌舞升平、四平八稳,所以当时的古建筑以其雄伟、壮观、威风八面而出名。到了清代的下半时期,八国联军的入侵,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由于当时清政府的无能、退让,导致中国好多地方成了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进行自由的出入、营造房屋和居住,这些城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
  2、关于古建筑的修复原则
  2.1、对“原状”的理解
  在做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时候,首先第一条就是要尽可能的保持其原貌,复原古建筑的本来面貌。要首先对其进行充分的勘测调查,对各个建筑部分的新旧程度,哪部分是后来增加的,哪些是历史真面目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可以试着从类似的建筑中找到共通的建造模式,或者从建筑的施工时间、施工手法和相关工艺中去寻找线索,从而获得对古建筑的更具体的信息。
  2.2、对“保存现状”的理解
  由于古建筑往往历史时间比较长,在经过了许多个时代的变迁之后以及多次的大修小修之后,其艺术价值已经残缺不全,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首先分析其剩余价值,把过去那些破坏性修理的部分撤销,尽可能的展现其本来面目,重现历史的真实状态。
  2.3、关于“约定成俗”的理解
  大多数古建筑在经过很长的历史之后其现状已经为人所认可和接受,这些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标志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就无须硬性地再去挖掘其本来面目,保留其现状也许更适合于古建筑修复的原则。
  3、古建筑修复之中的问题分析
  3.1、修复前对古建筑现状测绘
  修复和保护好古建筑,首先要把握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的分寸,否则,就要走偏方向。因此在修复前,做好古建筑现状图测绘工作、保证古建筑现状资料的完整性,是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能否顺利进行的直接因素,是贯彻古建筑修复原则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修复测绘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现状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绘,准确绘制古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大样图等建筑图与结构图;将破损部位、破损程度在图上绘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对其裂、腐、歪、错、脱、残等进行勘查,也可进行拍照记录,从建筑外观、内部结构、色彩处理和建筑装饰等方面真实客观地记录古建筑的现状面貌,这些图像资料就是古建筑被毁损后需要进行修复与保护最直接的参考资料。做好对古建筑的现状面貌,包括其历史文化、建筑规模、外观风格、空间布局、人文地理及环境空间等文字方面的客观记载,保证古建筑档案资料上具备相对的完整性。
  (2)对古建筑确定是否“原状”和破损程度,进行现场勘测调查和鉴定。调查分析哪些是原有的部件,哪些是后加的部件;对破损程度和破损原因进一步进行分析,弄清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查阅档案和维修文献,确定修复时间,研究每次修理细节,为修复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2、解决好材料和技术问题
  修复古建筑要用原有的材料、原有的技术,这是贯彻修复原则、搞好古建筑修复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当前的古建筑修复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木结构修缮中的偷梁换柱、拼镶补缺、墩接暗榫以及砖石结构中的补石剔砖等传统技术。文物及建设等各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专项资金,将宝贵的传统工艺技术的经验传承下去,使古建筑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2)保证维修古建筑的材料质量合格,做到工精料实。尤其是彩画原料、琉璃瓦件、木材砖石等质量要合格。
  (3)在不损害古建筑原有价值的前提下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有利于施工和维修加固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
  ①如采用环氧树脂配剂灌注、充填解决柱加固问题。环氧树脂配剂可用于粘结木料,拼镶构件的残缺、破损部分及粘结加固、灌注填充砖石建筑、古窟崖壁。
  ②利用钢、铁、铜和锡等加固古建筑的传统材料,用于木结构梁柱劈裂加固的铁箍等。
  ③采用新的测绘技术和设备,从而更准确、更迅速地指导修复前的古建筑情况,采用照相记录,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制订方案。
  ④现代化运输、施工机具的使用,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如钻孔、磨砖、刨平等。
  3.3、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改造
  由于古建筑主构件是木材,决定了其具有燃烧物多、火焰大、温度高、蔓延快的特点,其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用火不慎、电线电器设备起火、雷击等。所以在古建筑的修复和改造中,必须做好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保证修复和改建后的安全使用。在古建筑防火中应做好以下几项防范措施。
  (1)利用古建筑原有的防火设施,设置有效的避雷设施,古建筑内的可燃饰物等易燃材料要采取必要的阻燃措施,按安全技术规程设置电器照明设施等,严格控制火源。
  (2)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评估,参照现有的消防技术规范,采用可行方法解决防火间距问题,开设消防通道,实行有效的防火间隔。
  (3)在尽量保持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对古建筑的柱、梁及楼板等承重木构件表面进行阻燃处理。
  (4)加强消防设施和自救能力。如增加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系统等消防设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备移动式灭火器。
  (5)重视安全疏散、配置辅助设施。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的特点设置缓降梯、直爬梯等辅助疏散设施,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6)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防火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检查和管理制度,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整改。
  总之,古建筑记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应当努力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及修复工作,正确理解和把握古建筑的修复原则,对古建筑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地判断到底是“恢复原状”还是“保存现状”,便于杜绝不良状况的发生,并且促进古建筑的探护及修复工作的顺利完成。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