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昆明市东南郊的官渡古镇,是中国西南边境一座颇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滇中著名的古渡口和佛教圣地。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亭、八寺等景观,还有数百座保存完好的一印民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景观独特,塔高,商家如云,被称为小云南。
官渡,原名窝洞,是滇池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因为靠近滇池,祖先靠捕蜗牛为生,蜗牛壳堆积如山,老称窝洞。南诏大理时期,成为滇池东北岸的一大集镇,交通要冲。宋朝以前有渡口,渔船和过去的官方船只都停在这里,所以被命名为官渡。
不仅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公贵族及其侍从,还有与他们形影相伴的宗教文化。官渡最早的寺庙建于唐代,是供奉摩诃迦罗(大黑天神)的土主寺和宋代的法定寺。现在土主庙大厅体积大,前廊后厦,穿斗七檀梁架结构,尤其是大厅前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伟,繁华美观。法寺体积小,但举架高。斗拱出45度翼形拱,装饰丰富。正屋檐装饰华丽,明屋檐装饰双凤凰朝阳雕刻,屋檐柱顶装饰木雕麒麟,四角梁雕刻成凤凰形状,形状生动,仍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妙湛寺
官渡六寺之首苗湛寺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竣工,原为滇池池的一部分,地下螺壳堆积,故又称螺峰寺。苗湛寺后因水淹倒塌,1325年迁于现址古镇中心,现有建筑于2002年修复。
苗湛寺前,两座精致的古塔相邻而立,一东一西相距约15米。双塔高17.4米,是13层密檐塔。冬秋之夜,两塔倒影移动,犹如大笔挥动,故称笔写天空,是官渡八景之一。
金刚塔
金刚宝座塔最初是印度伽耶城尼连禅河沿岸释迦牟尼佛的纪念塔,被称为佛陀伽耶塔。它也被称为祭坛城,即祭坛。塔的四个角落建造了一座小方形塔,在中间拱起了一座高大的锥形塔。五座塔代表五佛,中塔代表大日如来,周围的四座塔代表阿川如来、宝生如来、弥陀如来和空如来。
金刚宝座塔由两部分组成:底座和塔体。底座平面为正四方形,边长10.4米,高4.7米。它是官渡古镇古建筑的核心。它的全称是妙湛寺金刚塔,这表明了它与妙湛寺的关系。事实上,它确实是妙湛寺的一部分,建在山门外的中轴线上。
妙湛寺金刚塔建于明代。在中国十多座现存金刚塔中,它是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其喇嘛塔式塔体在中国金刚塔中仅有一座。金刚塔简单、庄严、轻盈、优雅。主塔与周围的小塔相呼应。简单的砂石结构反映了当时宝塔逐渐世俗化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非遗传基地
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设有官渡民间博物馆、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传统工艺、民间绘画、彝族剪纸、老物件、老照片,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浓郁的芬芳。
云子
云子是云南特产的围棋,白子晶莹如玉,黑子乌黑透碧,手感细腻,色泽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深受国内外众多围棋高手的青睐。
云子棋院位于官渡古镇,造型独特。进门可以看到镶嵌黑白云子的阴阳太极图。地面是铺着黑白鹅卵石的棋局,门上镶嵌着围棋棋盘。大厅里有精品云子展和云子商品展。云子文化无处不在。
滇剧灯笼传习馆
滇剧是云南最大的大的戏剧,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笼戏剧是一种深受公众喜爱的戏剧。官渡云南戏剧灯笼传播馆又称古渡梨园,致力于云南戏剧和灯笼戏剧的挖掘、保护和继承。
现场表演是对歌剧的最佳继承。传练馆举办的滇剧灯笼表演深受老昆明人的喜爱,往往很难买到票。那出戏是他们对老云南的回味和怀念。
乌铜走银博物馆
乌铜银是云南特色的铜工艺品,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在铜轮胎上雕刻图案,然后填充熔化的银水,冷却后打磨光滑,时间长,铜变黑,银线闪亮,黑白清晰,装饰性强。
乌铜走银博物馆位于官渡古镇,展示了乌铜走银的历史、生产工艺和各种生产工具。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美丽的工艺品,令人赏心悦目。
官渡古镇,2000年被昆明市政府列为昆明市首批明星小镇;2002年被列为昆明市20个明星城镇之一;2003年被五部委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小城镇、科技示范小城镇;2004年被六部委评为国家重点小城镇;2005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官渡古镇汉族文化保护区,2006年被《云南日报》评为云南十大名镇;2012年12月被授予中国著名美食城官渡美食文化休闲小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