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龙门古镇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龙门曾经很辉煌,但现在镇上的老街和房子似乎也在讲述过去。龙门古镇位于沱江右岸,犹豫不决。它建在河边,背靠着山。场口有一棵巨大的榕树,长着秋枝和深叶,向世界展示了悠久的历史。

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几千年来,由于河成市,依水成街,古风依旧存在。沿河延伸的老街建筑古色古香,红墙黑瓦,充满诗情画意。几乎所有的红木墙都是一样的。门靠近门,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门牌号。除了少量较宽的街道改为水泥路外,大部分街道都铺着青石板,安静明亮,平整干净。狭窄的地方只有抬腿过街的宽度。

早在宋代,龙门古镇就被列为四川五大集镇之首,是商人聚集的地方。龙门镇以前叫安福场,场北有云山,嘉陵江绕场东流。后来洪水冲破了云山,嘉陵江从龙门场西流而来。云山断裂处,两山对峙形成峡口,如门形,即现在的龙门峡,因此得名龙门镇。

龙门老街正街呈小弧形L形,长不到200米,几分钟就能走完。然而,它有自己的习俗。老街由青条石、木门和青瓦房组成。街道两旁有茶馆、酒馆、商店和药店。

老街两旁的大部分住宅都是结构的木屋,青瓦、宽檐、柱梁、活动木门、通往内庭的深巷、竹条泥墙。川南古建筑特色明显。

说起龙门古镇建筑,最著名的是曾家大院。

一座风格古朴的串架四合院,具体建筑时间已不可考,当地人称这座房子为曾家大院,据说以前是曾姓地主的房子。

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这座建于清末的建筑是内江甜城的源头,也是内江乃至中国糖业历史文化的见证。

那你能了解曾家大院吗?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起源:福建青少年入川成就甜城

1709年,16岁的福建省长汀县青少年曾达一来到四川内江,带着青少年的精神和买房的欲望。一次偶然的机会,曾达一回到福建老家,就邀请了家乡的两位糖匠带着甘蔗进入内江。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甘蔗开始在内江大面积推广。

然后开始制糖,这使得曾家在沱江上迅速繁荣起来。几十年后,曾家的制糖秘技流出,沱江两岸形成了甘蔗遍地,五里一糖房的盛况。据记载,清末民初,曾家的糖产量约占中国糖业总产量的16%,最多有1000多个糖房,给内江糖业带来了发展和辉煌。

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当时内江种蔗面积22万余亩,有糖坊1400多家,漏棚1000多家。四川产糖总量占全国69.2%,而内江产糖总量占四川产糖总量的70%。甜城内江的名字开始兴起。

如今,内江的制糖业已经成为历史。唯一见证内江糖业兴衰的是清代大型庭院建筑曾家大院,规模宏大,保存完好。

曾家大院长99米,宽46米,三横七纵24口天井象征24节气。两侧厢房装饰,左侧暗,西式,右侧遵循中国传统。

沿着台阶,两扇旧木门打开,一棵龙眼树,300年前种植在院子里,现在郁郁葱葱,通过荒凉的庭院,300年前的记忆慢慢被唤醒...

曾家大院后面矗立着一座10多米高、4层的碉堡,四棱柱形,底层是石头做的,上面是青砖,每层都有洞。

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走进千年古镇龙门及其古宅院

解放后,曾家大院成为砖瓦厂办公室。

1951年,小河口砖瓦厂(国有企业)开厂生产。开厂后不久,出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办公室。如果马上盖房子,费时费力,工厂里的人都会关注解放后一直被遗弃的曾家大院。

此前,曾家庭院被用来堆粮,1952年被改为砖厂办公室。当时,20岁的黄先生从家乡到河口砖厂当工人,从此在砖厂附近扎根。他说,解放后,有人住在碉堡里。

近几年来,曾家大院逐渐荒芜,周围长满杂草,碉堡也被废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和院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角落经历了变化,留住了几代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