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古建筑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婺源的古村落建得如此宏伟,古建筑如此丰富珍贵。人们不禁要问,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在古代婺源,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力耕种不足以供应。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聚集巨资建造豪宅、修建宏观祠堂和铺设路桥。
在古代,行政管理制度政令不下县,封建政府不会出资建设各种公益设施。甚至县政府、孔庙、城墙、试验院等公共建筑都是通过筹集资金建设的。例如,县政府在光绪两年,合邑捐款新建(中华民国县志),更不用说建造房屋了。
祠堂、路桥、水圳等分散在农村的公共建筑也是民间筹款建成的。这些筹集、捐赠和自建房屋的资金主要来自商人和官员。可以说,没有商人和官员,婺源就没有古村落和古建筑。
根据民国县志·据《食品志》记载,明洪武15年(1382年),全县有51.92万亩田地,而洪武10年,人口已达13.0683万亩,人均田地只有3.97亩,而在山涧较多的东北乡,人均田地只有一亩多一点。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婺源山区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
清代徐承尧在《涉事闲谭》中说:余县位于万山,出粮不到一个月,十九需要外出。盖新安居万山,土少人稠,不经营四方,绝对没有治生之策。赵吉士的《寄园寄所》也说:县在万山,百货都在外面。。于是产生了一首民谣: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三四岁,出去了。。人很小的时候就出去学习做生意谋生。
一江姓读书人提醒外出经商的年轻一代说:本富为上,末富为次,贾不若耕。五郡在山中,即富人无耕之田,不贾何待?(王道昆《太函集》卷45)。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徽州这个高移民社区,人们在困难时期搬到山上,长期,渴望和追求走出山创业的愿望总是萦绕在心头,树死,人活的概念基因一代移民,远离家乡创业致富,改变命运,实现生命价值。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康熙《徽州府志》卷8)。
九章大学终言利,周官半理财,这对对联道出了徽州移民以商业为第一生业的心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徽商终于成为了从明朝中叶到清末400多年主宰世界的商帮,经营盐、木、茶、典、粮、棉、布等行业。万历《涉志》·货殖),大多数商人都是失败者,只有少数人变得富有。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族至百万人,其他二三十万人,中贾身(《五杂》卷4)。
徽商以徽螺陀精神经营全国,形成了无徽不成镇、钻天洞庭遍地徽、两淮八总商,乡人恒占其四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徽州自宋至清有1000多名商人,其中230多人被称为巨富。封建社会,在土农工商四民中,商人居最后,没有社会地位,私人资本扩张不允许危害皇权统治。因此,婺源商人的财富流向家乡,建造豪宅、祠堂、道路和桥梁。七星屋建于智峰村富商,占地8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
康熙的《徽州府志》有句话:五乡之人,节俭而好礼,吝啬而负气。丰富的丈夫,家资万,尝垂老不御丝绸,敞衣结鹌鹑。千里外出,履草屐,破烂自携。然而,急公趋义,要么输边储,要么建官庙,要么筑城隍,要么救饥,要么属于学田、道路、山桥、水堰,要么输钱。为振兴合族文社,茶商潘开祥首捐600秤,……课文资(《婺源县志》卷40·义行六)。商人赵之俊输千金筑书斋,置学田,培养人才(《婺源县志》卷42·义行八)。商人捐赠公益建筑的案例数不胜数。
婺源古人脱离贫困生活,改变人生命运的另一条道路是读书应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无数年轻学生孜孜不倦的梦想。自宋至清以来,婺源出了500多名进士,7品及以上仁宦2665人。桃溪潘氏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美誉。村规规定,任何有科名的人都可以在村里的桃溪上建一座石桥。因为村里有多达36人参加了举人和进士的考试,所以建了36座半桥,另一座是村里有钱人愿意捐输行善,村民特别建造的。
詹同、詹徽是父子尚书,余茂衡、余茂学是兄弟尚书,还有王、江一麟、齐彦槐等名臣。这大批官员在家乡都建了自己的豪宅,使得婺源古村落出现了许多尚书第、进士第、医生第、司马第、天官上卿府、太宰读书处。清代两淮盐运使江人镜不仅建造了自己的荣禄第,还为父亲江之纪建造了进士第。
这些官僚在任或成为乡绅后,都非常关心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都御史兼户部侍郎江一林捐款首创萧江宗祠永思堂。江西省审判厅丞江峰青捐赠了东山学社,并输给了200亩资校师资膳。宋代中书舍人李侃在李坑建了中书桥。宋御史查元在凤山建有报德桥。由职贡方土焕、同知衔方一仆等三次重建江湾荷田前山堂大堂,费千余金。
宋熙宁间进士李曦重建黄莲寺。还有许多动人的例子,在婺源向官员捐款建造公益建筑。古时婺东通徽州府的古驿道有五岭之险,其中金竺岭在千崖之上,鸟道蜿蜒曲折。行人肩负重担,手攀藤萝卜,蹒跚而上,汗流浃背。明万历间(1573-1619年)婺源知县谭昌言出游此地。看到这一幕,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带头捐款集资,征集农民工凿山伐石,筑起一条5英尺宽30多里长的青石板大道。为了感受谭知县的功德,村民们在岭端勒石,改名金竺岭为谭公岭。
婺源古代有先贾后儒的风格,也有先儒后儒的风格。商人致富后,往往不忘儿孙求名。贾而好儒把他送上了事业之路,成为了一名官员,加深了官商的融合。这为婺源古村落和古建筑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