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寄托着当地的感情,承载着文化的印记。湖南农业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村落建筑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其中257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然而,随着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破坏,许多老房子已经破旧甚至摇摇欲坠。拯救老房子,让老房子多年的风霜焕发光彩和活力,迫在眉睫!
在中南大学,有这样一群师生,他们一年四季都专注于湖南传统村落的景观文化,多次到湖南各地寻找传统村落和建筑,呼吁延续老房子的生活。本期专门为中南大学建筑艺术学院湖南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研究小组师生推出了一组老房子笔记,带您欣赏湖南老房子的独特魅力和老房子背后的故事。
船溪古村落位于湖南省陈溪县船溪乡,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基因丰富。现有的街道水系统布局、检查屋的建筑空间形式、石辙痕迹、砖瓦砾石都讲述了当年的故事。通过这些历史文化纹理,似乎可以触摸到船溪村曾经作为驿站、茶马古道、住宅的繁荣景象。
历史上,船溪村被称为船溪冲和船溪站。它被命名为船溪,因为它的结构在中间宽阔狭窄的两座山之间,中间有另一条小溪。随着京昆驿道的开通,该村设立了驿站,船溪冲更名为船溪驿站。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于元代的船溪驿站。从此,沿水系逐渐形成街巷、古道、驿站。据史料记载,船溪驿站于清乾隆二年(1731年)改归元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驿丞置巡司,设驿马45匹,排夫75名。船溪驿站鼎盛时期,驿站、接待厅、客房、屯兵楼、驿卒楼、栓马场、烟馆、茶馆、仓库等各类建筑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经过700多年的沧桑,老房子被严重破坏,但仍有许多古驿站建筑遗址,包括驿站墙基、上马石、下马石、驿站古街石板路、古井、古楼、古驿道、风雨桥、建筑门楼等。现在保存的风雨桥,桥的两端是拱门风火墙,内部采用斗式木结构系统,矗立在建筑之间,是来往驿站的朋友的必经之地。光绪年间应从建筑外观、造型、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重建。
船溪驿村老房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湘黔地区特色的检查屋形式。院墙由高大的风火墙组成,内有天井,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的砖木结构。墙基按地形砌石1-5米。平地一般由条状石砌一米左右后,用青砖砌8-10米至顶,再用黑瓦覆盖,外墙粉刷白石灰。
船溪驿村老房子的第二个特点是木雕。以调查的老房子为例,窗花和门板都雕刻了不同的颜色、图案和形式,雕刻精美生动。有十多种著名的图案:钢琴、象棋、书法和绘画、双凤凰朝阳、麒麟送子、鹤(和谐)、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狐狸和葡萄以及一些未知的图案,也特别精致。
船溪驿村老房子的特点之三是建筑的材料质感和生产工艺。当地的材料,青砖、青石、青瓦、泥沙、竹木,都来自当地。注重简约美,青不加色,墙不显色,形成的材质色彩、质感、自然、简约、斑驳,展现出材质的本色,有一种自然纯粹的趣味感和亲近感。此外,砌筑工艺精湛,青砖生产规则多样,规则整齐。砌筑技术多变,技术精湛,包括:干摆、丝缝、滴白等;砖的布置包括:五顺四丁、四顺三丁、四横三纵、人字砌等。由于风雨的侵蚀和风化,石砌技术相对灵活,粗糙的虎皮石墙形成的纹理充满了历史沧桑。
不幸的是,经过时间的抛光和明亮的青石板路,车马碾压形成的辙痕和裂缝,已经被村民用水泥浇筑填满,历史的足迹永远埋在地下。
几百年来,船溪村和老房子建筑见证了贸易交流、政令畅通、文明传播的历史。如今,这些为数不多的老房子和一些分散的纹理符号是文化基因、文明标志、村庄印象、历史故事和民俗的表现和见证。我们应该有效地保护它们。
船溪的历史村景观是一种文化意义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它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可以继承、分析和转化为现代文化资源。在发展农村经济、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当下,看谁有远见、有远见、谁能重视、谁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文字/华盛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