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石墙黛瓦、又见炊烟”,是千年古村落的历史韵味,更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寄托。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大对我省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合理利用传统村落资源价值,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第1张

科学规划,建立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传统村落传承着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省住建厅总工程师宋直刚介绍,自2012年住建部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以来,我省共有363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63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由于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保护和利用统筹不够、管理体制没有建立,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发展迫在眉睫。

《指导意见》对“十三五”期间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护责任、政策措施、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目标到2018年底,全省完成500个左右传统村落档案建立和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基本保护,特色产业培育工作全面推进。到2020年,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一批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意见》指出,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规划》,明确总体要求、保护体系、重点任务、实施项目、投入机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安徽省传统村落规划建设技术指引》,构建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和更新利用技术体系。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县级政府要深入开展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后按法定程序报批。逐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保护制度,加快建设传统村落数据资源库。

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延续习俗,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在皖南,不少古式建筑空无一人,供人观赏,有的甚至铁将军把门,一屋灰尘空寂寞。

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第2张

此次《意见》突出古村落保护的活态传承,什么叫活态传承?《意见》中明确,注重保持传统村落赖以生存发展的整体空间形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注重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努力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

“活态传承,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宋直刚表示,“保护古村落,要注意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提倡不仅保护好古建筑,更要保护好古建筑的魂,也就是居住其中的人以及人们的生产活动。”宋直刚表示,修护好的历史建筑,如果没有人的活动,则利用率低下,存在空置,会“空心化”,缺乏文化传承的后劲。

“因此,古村落的保护,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的延续,留住乡愁记忆。我们更提倡古村落的人们按照既定的生活习俗,居住其中,延续文脉传统技艺,比方传统的棕匠、草鞋编织等。”宋直刚说。

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意见》指出,要全面保护村落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重点保护文物古迹和传统建筑,积极保护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名录保护体系建设以及传承人认定等工作,使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旅游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村落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美食等多种价值,提出合理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方式和措施,适度有序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成空间环境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共保共建共享机制。

整治基建,大力加强村落风貌管控

朱旺村,是安徽旌德县蔡家桥镇的传统古村落,明清古建筑逾40栋,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村里的建筑沿着一条朱溪河临河而建,呈现独特的北水南流水系,一幅皖南溪水人家的和乐美景。然而,记者仍看到不少突兀的现代建筑夹杂在错落有序的古建筑中,打破了古村落原有的和谐,有碍观瞻。

像朱旺村这样的情况,全省并不少见。此次《意见》就加强了对村落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核心保护区严格控制各类建设行为,控制区要严格控制新建农房层高、体量、色彩,防止建设性破坏。如“传统村落中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保护发展规划要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禁止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未经许可建设的违章建筑,由县级政府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组织拆除。”

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第3张

有专家表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切忌按照城市生活的样态加以改造,比如在开发过程中,硬生生建个花园,篡改古村落本来的形貌,甚至改变了古村落的自然“基因”。

活态传承留住乡愁——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

虽说古村落要保护传统韵味,但并不意味着保护落后传统的基础设施。据了解,我省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的污水排放不达标,甚至农户家里的生活污水直排进入周边生态环境,造成面源污染、水体污染。

《意见》提出,正确处理保护传统村落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优先安排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善村内道路、供水等设施,整治文化遗产周边、公共场地等环境,加快垃圾污水和水口、水系治理。到2020年,全省传统村落硬化道路通达率、饮水安全达标率、电网改造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广播电视宽带实现全覆盖。

同时,《意见》提出建立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制度,对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传统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格局或整体风貌出现较大程度破坏、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几近消失、空心化极其严重、未按要求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及未建立档案、未及时启动保护工作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应及时向所在地县级政府发出警示,并要求限期整改。(文/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