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年都可能出现暴雨模式。此时,北京各地都会有大量积水,但令人惊讶的是,颐和园、香山、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那么多人想知道北京的皇家园林是如何应对暴雨的呢?
这些北京皇家花园具有惊人的排水和蓄水能力,可能是因为古代的集水技术一直在使用,如颐和园古庭院周围的沟眼石,几百年后仍然发挥着很好的作用,这是最早的海绵公园。在古代,没有挖掘机或污水管道,如何设计排水系统?
颐和园古建筑周围隐藏着涵洞
颐和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皇家园林,与故宫有着相同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使用。由于古建筑基本上是木结构,非常害怕水浸泡,因此,在园林建设之初,排水与古建筑设计相结合,该排水系统已使用数百年,从未出现过问题。即使下了大雨,北京的局部积水也变成了汪洋。有了这些老物件,颐和园雨过地皮湿,没有积水。
来颐和园,走在古院落和长廊之间,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找到排水设施在哪里。事实上,每个古院落的四周和围墙的外面都能找到许多用来收集积水的沟眼石。沟眼石是一种圆形的石头,下面压着一个同样圆形的雨格栅,地形比周围低,下面连接着涵洞,沿着秘密道路把雨引到最近的河流或池塘。沟眼石与周围方砖颜色一致,正好在院子的角落里,很难找到。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整个古庭院呈现出中间高、周围低的趋势,这种设计非常有助于将雨水引入排水口。一些水也会沿着墙根的出口流出,在离出口不远的地方会发现一个沟眼石。
然而,雨水流入沟眼石后,并没有直接引入昆明湖,中间会有一个环节——万寿山前有许多池塘或小湖,包括排云厅、清华轩、无意轩前的小池塘和排云厅东侧山前的葫芦河。雨水会沿着暗道先流到这里。为什么?
这反映了清代工匠的卓越智慧。雨水中夹杂着土壤。如果直接注入昆明湖,会影响水质。这些池塘或小湖是沉淀池,流速会变慢,混合的土壤会在这里自然沉降。沉淀池直接连接到昆明湖底部,水最终沿着暗道注入昆明湖。整个过程非常隐蔽,人们在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被水带走。
精致的排水设施保护皇家古建筑
此外,颐和园还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排水设施,起到保护古建筑的作用。
颐和园走廊西端湖边有一艘大石船,叫清燕芳(俗称石船),意思是海清河燕,是颐和园唯一一座西式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建清怡园时,将平台改为船,更名为石船。石船长36米,用大理石雕刻而成。船体上有两层西式建筑,底部铺着砖,窗户是彩色玻璃,顶部装饰着砖雕。
在建造西式船楼时,设计师考虑了排水问题。为了防止船顶被雨水浸泡,船的四角分别有四根中空的柱子,敲可以听到砰砰的空声。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引导船顶的雨水沿着柱子向下流动,最后从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昆明湖。如此精致的设计,表面上看不到任何排水设施,却通过暗道很好地保护了文物。
此外,在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乐寿堂,你还可以看到屋檐下有两个大缸。它们的位置非常奇怪。上面是一块特殊形状的石头。下大雨时,屋檐上的雨水会沿着特殊形状的瓷砖流下,呈抛物线的形状。最后,雨水刚刚落入大缸中,起到了积雨的作用。大雨过后,大缸里装满了水。天气干燥时,可发挥防火作用。特殊形状的瓷砖也被称为滴头。
这些巧妙的园林规划设计,从当代设计的角度来看,依然令人惊叹。
北海团城古青砖造就地下巨网
北海团城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排水设施。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西侧,高于地面4.6米。在周长约276米的城墙外,没有排水口,地面上也没有排水沟。但不管雨有多大,团城上只有湿地,不会产生径流。那么,这些水去了哪里呢?
秘密在地面铺设的青砖和地下用青砖建造的涵洞上。铺在这里的青砖是建园时保留下来的,最老的青砖已经快600岁了。它们看起来很特别,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砖。表面上看,青砖布置得很紧,但下面有三角形缝隙。还有几排倒梯形青砖,形成了巨大的地下网络,雨水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渗透到地下。
遇大雨时,地面上的青砖及其下层土壤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那么多余的水呢?在团城地面上,中央古建筑承光殿和古树周围可以发现11个水眼,略低于其他地形,每个水眼下部都有涵洞。涵洞也是用青砖建造的,高度在8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也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这些雨水聚集在涵洞。储存后,可以沿着下、左、右三个方向继续渗透到更深的土壤中,起到渗透土壤的作用,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北海团城有38棵有100多年历史的古树,尤其是金代种植的白皮松和油松。它们仍然茁壮成长。然而,在现有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古树的传说和故事,但没有前人努力介绍树木的生长环境。可见,北海团城的排水蓄水系统很好地保证了这里植被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