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建筑由历代文人和匠师共同努力,从理论到实践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致使“亭台水榭、飞檐流阁”等传统建筑形制流传至今。金尊府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凝炼造园六艺之,让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交融,互相辉映。
婉约灵秀,曲径通幽,中国传统诗意栖居
古往今来,山以人名,亭以文名,亭子是中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古籍《释名》中曾记载:“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作为水光山色中的点睛之笔,亭是中式园林的优雅小品,它空灵、通透,极具诗情画意的空间之美。比如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首的安徽琅琊山旁的醉翁亭,始建于清代的北京陶然亭等,皆为园景之中极尽匠心之作。
所有园林以致庭园,都少不了临越水面的构筑,所谓“临溪越池,虚阁堪支”,构成“水榭”的建筑形式。《说文》曰:“榭,台有屋也。”最早建于高大夯土之台上的为台榭,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东汉时,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修建于平地上或者水边的亭榭与水榭。水是动态的,有远意,构成的空间显得自然活泼,易于和自然或者建筑环境取得一致的比例,给人以清空深远的感觉。绿水潺潺,错落有致的亭台水榭完美体现了园林的古韵、典雅。
金尊府匠心独运,铸就亭台楼榭之中式风骨
泰禾园冶之法,同样离不开亭台水榭的搭建,于中式园林中极大还原了古人流连山水、亭台间吟诗作赋之高雅逸兴。以金尊府·皇家园林胜景之西岭烟霞亭为例,此处景观以苏州园林沧浪亭为模板,取“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湖云海落樽前”之诗境,精心构建私属水榭平台,将亭榭水面长廊汇集一景,表现出宅邸主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旷达情怀。亭子四周以红枫、山石构成枫丹古道佳景,于此间驻足赏景,别有一番雅致。春日里,携三五知己,拾级而上,于亭子里品香茗、吟诗歌、赏游鱼、清气神,一幕幕诗意栖居场景,都成了园中日常,促成了独属于中国人岁月静好的年轮光景。
亭子四角设有飞檐装饰,宛如《诗经·小雅·斯干》中所描述:“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体现了中式建筑之灵性美的同时,表明主人身份,传达建筑内在情感。据悉此亭聘请专业古建公司搭建而成,整体采用传统木作榫卯结构,自然树木凹凸结合,没有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制作施工者都是苏州的老匠人。与西岭烟霞亭相辅成景的是一片缥缈烟波,名唤“东湖云海”,从高处看湖水宛如一只蝙蝠形状,取“蝠”与“福”谐音,寓意美好。远远看去亭与湖水相映成趣,各得其章,云海之上雾气升腾,四周景致忽隐忽现,如幻如真,仿若置身仙境。立于亭上,满园景致尽入眼帘,一勺之水环绕,天地大美尽纳其中,古人孜孜以求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不外如斯。未来业主居于府中,闲时可移步园林,与四时美景作伴,与自然互动,感知天人合一,那份古典的诗情画意也会重新回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