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临夏古称河州,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茶马互市的商贾云集之地。这里聚居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藏等民族,各民族文化融汇贯通。在古建筑艺术上凝聚了汉族的木雕、藏族的彩绘、回族的砖雕,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第1张

其中临夏砖雕是临夏古建筑中的一大亮点,据考证,临夏砖雕起源于北宋,明清时工艺趋于成熟,到现代则日臻完善。由于历史上战乱,民族迁徙等原因,早期砖雕精品已难寻觅,目前的宋金砖雕主要见于临夏地区出土的宋金砖墓中。

砖雕的主要原料是青砖,青砖密度强,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砖雕的抗腐蚀性要强于木雕甚至某些材质的石雕。经雕刻的青砖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但因材质松脆、易折,所以历经几百年沧桑,还能保存完好的砖雕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临夏砖雕主要集中在清真寺、拱北、红园以及名人古民居建筑装饰上,砖雕艺术也以它“取材简易,雕制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雅俗共赏”等优点,更广泛地进入人民的生活,它将会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一样,在古河州六县古民居中,风格独特、工艺精良的砖雕作品可谓比比皆是。

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第2张

民居砖雕呈现出风格多样、手法细腻的特点,这也与临夏地区的独特社会环境有关,受伊斯兰教文化及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影响,河州商业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巨贾富商。

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在当时王公贵族与庶民百姓的宅地是有严格区别的,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庶民庐舍……不许用拱斗,饰彩色。”在这种封建制度下,无官无等的地主商人纵有家财万贯也不敢在民宅建筑中使用上等材料,于是福而不贵的商人财主只好在砖上动心思,下工夫,并将积累的大量资财用于修建清真寺、住宅,以此标榜财富,光宗耀祖,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砖雕艺术的发展。

这时期砖雕艺术在人才上巧匠辈出,风格上质朴简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雕工精细,在西北声誉极高。展现出回族砖雕艺人对砖雕艺术的独特理解。到民国时期,临夏砖雕进入了鼎盛时期,无论在制砖业还是砖雕业都已颇具规模。

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第3张

临夏砖雕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

此后,临夏砖雕在吸收绘画,木雕等技艺的艺术特长的基础上又采用了高浮雕手法,至此临夏砖雕风格由明清的质朴简约转变为细腻繁复。小幅作品即可雕出几个层次,构图严谨,大幅作品则要饰上凸出的回纹,并在四周衬以几何纹图案,高贵富丽。2006年5月20日,临夏砖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夏砖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使得临夏砖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砖雕图案精美,雕刻细致,内容丰富,构思巧妙,表达了临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祝福,临夏砖雕承载着生活的温馨朴质,是真正艺术的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