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装饰与结构部分,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制流变的重要标志。斗拱位于屋檐之下,梁柱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通过斗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同时,斗栱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檐桁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何为斗栱?
斗: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
栱:驾于斗上的弓形横木
一组斗栱(宋代称“朵”,清代称“攒”)由若干个斗和栱组成,可置于柱头之上,也可置于两柱之间的阑额上或角柱上,分别称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或转角铺作(“铺作”即斗栱的总称)。从结构上,最重要的是栌斗(即斗栱底部、柱头之上的那块大方木)和华栱,后者是从栌斗上挑出的、与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栱。华栱可以上下重叠使用,层层向外或向内挑出,称为“出跳”。一组斗栱可含一至五跳。横向的栱与华栱在栌斗上相交叉,与墙面平行。每一跳有一至二层横向栱的,称为“计心”,没有横向栱的出跳,称为“偷心”。
有时候华栱之上还有一个斜向构件,称为“昂”。它的上端,称为昂尾,常由梁或的重量将其下压,从而成为支承挑出的屋檐的一根杠杆。它那向外突出的尖形昂嘴使其极容易被辨认出来。
依据出跳的数目、华栱与昂的悬挑、计心或偷心的安排等等不同情况,形成了斗栱的多种组合方式,重复交叠,可变化万千。可以这样简单,一目了然:
也可以如此复杂:
斗栱之间以榫卯结合,不使用一根铁钉,这样纵横交错的组合犹如在梁架与柱间增设了一层弹簧层,可以有效地抗御地震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许多古代木构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比如我国最高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木塔。
斗栱两千多年的演变沿革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结构法的演变史,所以常常是我们鉴别建筑年代的依据。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逐渐发展完备。唐代至元代,斗栱的体积宏大,近乎柱高的一半,充分表现出斗栱在结构上的重要性,例如佛光寺东大殿。
宋代以后,斗栱偏于纤巧,至明清,斗栱的结构作用几乎不存,体积更为细密,檐下装饰作用增强,色彩也更为鲜艳,如故宫太和殿的斗栱。
太和殿斗拱彩画
正因为斗栱具有装饰性,它可以出现在很多地方,由于各时期、各地域的不同,斗栱也相应呈现出千般姿态,万种风采。屋檐下、戏台、藻井、牌楼、门头……都可见到斗栱的身影。
建筑斗栱:屋檐下支撑屋顶出檐的斗拱,是建筑上用得最多最集中的一类斗拱。
藻井斗栱:藻井是建筑室内天花上的一种装饰,斗栱将藻井结构层层抬高,从而构成一座完整的装饰。
门头斗栱:门头是建筑大门上的装饰,斗栱装饰性极强。
塔之斗栱:塔,源于印度,汉末传入中国后,形成多层楼阁式佛塔,因此亦有斗栱形象。很多石塔、砖塔中的斗栱仅为装饰之用,不具有结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