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清真寺位于吉林通化市东昌区新华大街清真路,清真寺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通化回民哈永奎集资筹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化清真寺:短栅护高墙,墙内存旧制,古色古香;院落起平台,台上筑高楼,凌云绝顶。院中有院,落中套落,仰观是琼阁,俯视为宝殿,气势非凡,威武壮观。使通化清真寺大院“三古”并存,各为一奇。
山城古匾“清真寺” 通化清真寺大门楼下“清真寺”三字的榜书,老辣苍劲、雄浑大气。经考证,此匾榜书乃出自清末民国初通化县知事潘德荃之手。潘德荃其人,才华横溢、文墨超群、为光绪举人,曾任上海《申报》主笔,崇明书院教授,湖南明德学堂监督,受清廷指派南方督学,官加四品顶戴,1910—1920年任通化县知事,长达10年之久。他为官清廉,祛邪扶正,振灾济贫,大兴教育,治世有方,于职上辞世,死后万民恸哭相送,自发集资为他立碑修祠,以示悼念之情。文革中石碑及“潘公祠”统统被毁,唯其亲笔所题“清真寺”匾额幸存,此三字成为通化人留下的最早的名人榜书墨迹,堪称山城第一匾。
清真古制“礼拜殿” 通化清真寺始建于1878年,寺中的礼拜殿则建于1903年,先于它的几处道教建筑都早已不见踪迹。故此通化清真寺的礼拜殿就成了山城建筑第一古制,已被专家普遍认定。
说通化清真寺大殿为通化最早的古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史存久远,其古典式的建筑风格,更增添了华夏艺术色彩。历来专家论及大殿,将它说成是伊斯兰建筑风格,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它除了按照穆斯林特定的礼拜、讲经用途设置的格局和尚存部分阿拉伯经文之外,其余都均采用了中国古典风格。其圆形木柱顶立,雕梁画栋的美学意识及至青砖琉璃瓦的采用,与我国汉满民族的宫廷、陵园、寺庙式建筑是一脉相承的。我国最有名气的北京牛街清真寺,就是这种华夏建筑风格典型。
异国古风邦克楼 名符其实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当以中非、阿拉伯地域的中东样式为标准,其特点与风格不在于礼拜、存尸、沐浴、讲坛等构架的设置,而在于取材和造型特点。即以泥石体、理石柱、格棂窗、邦克楼、窟窿顶、月牙针为基本标志。其中材质的选取,是地域因素,穹顶和银针赋象征意义,而邦克楼(也称宣礼塔、尖塔、高塔、米厄宰奈和望月楼)是用于宣礼和斋月里察月之用。它的实用价值和艺术装饰构成了伊斯兰风格建筑的最鲜明的标志。我们观察到,通化清真寺新建大楼的外观造型采纳了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亲建清真寺的样式。这种造型,多为埃及人设计,固而它还传承了古埃及的建筑遗风。所以,通化清真大楼的邦克楼、窟窿顶也汲纳了公元前三千年金字塔的建筑遗风。
吉林通化清真寺地址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新华大街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