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罗汉床是古老的汉族家具,属于卧具之一。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

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第1张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在古代的文化语境里,床榻的等级比椅子高,而罗汉床就是榻类家具的一种。通览历代画作,自唐至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以来,频频可见古人以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面。至清末民初,罗汉床的地位极高,主要功用除了供主人小憩之用,还用来待客,常被摆设于小厅、正房明间、书房之中。一般于正中放一炕几,两边铺设坐垫、隐枕、放在厅堂待客。炕几之上,既可依凭,又可陈放器物,典雅气派、形态庄重。一般罗汉床最好是摆放在靠墙处,不要放在阳光直晒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罗汉床多数框架都是实木所制,所以尽量的避免阳光的直晒。还有就是注意将其放在的通风处,这样采用有效的保持空间环境的干燥度。

随着历史的演进,罗汉床形成了审美与功能的统一,使用十分广泛,与日常生活最为紧密,成为古代备受欢迎的实用家具之一。至今,它仍然是中式居室里的一个重要角色。

明清时期,古代大户人家传统宅院里,其家具陈设各不相同,构成了特定的活动氛围。罗汉床与榻类家具,其位置之法则一致,且必搭配炕桌。《长物志·卷六·几榻》开篇便提出了几榻的雅俗、审美标准及不同于俗人之用途:“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燕衎之暇,以之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可见,在一些特定居室内,罗汉床可作随意型摆设,对身份的要求也比较模糊,没有尊卑之分,对坐姿也无严格要求,有别于其他家具的“正襟危坐”以保持一种身份与素养。

罗汉床在不同区域的功能

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1)书房陈设

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第2张

罗汉床是文人书房的重器。古代书斋基本上如是场景:“长桌一,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壁间悬山水画一,以便于焚香、品茗、鉴古、听琴、会客、静坐等体验。”如仇英的《临宋人画轴》就展示了一个并不奢华却意境别致的明代文人书房。画面中心一屏一榻,独扇的山水插屏,榻上坐一个文人,脚下是一个脚踏;床右侧置一靠几,既可靠在身后,又可搭放脚足。画面右侧的书案虽然不是名贵木材制成,但案上书卷琴棋整齐有序。明代文人书房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

2)厅堂陈设

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罗汉床置放于厅堂之内,则一般是发挥其陈设功能。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曰“堂之制,宜宏敞精丽”,古人对于中堂的陈设布置,也相当讲究。常置八仙桌子、一对太师椅、条案;或者是中间一个榻,榻上一个炕桌,前面放一个痰盂,两侧是脚踏,后边有一个条案或一个屏风。另外,堂屋则是置放罗汉床、脚踏、灯架、挂屏等等,构成既实用又意趣的场景。

3)卧房陈设

文震亨在《长物志》曰:“面南设卧榻一,榻后别留半室,人所不至,以置薰笼、衣架、盥匜、厢奁、书灯之属。榻前仅置一小几,不设一物,小方杌二,小橱一,以置香药、玩器。室中精洁雅素,一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更须穴壁一,贴为壁床,以供连床夜话,下用抽替以置履袜。庭中亦不须多植花木,第取异种宜秘惜者,置一株于中,更以灵璧、英石伴之。”

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第3张

中国建筑文化丨 罗汉床的衍生和历史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市场的要求,也是家具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散与重构”是一种分解合成方法。从认识事物来说,分解的方法比表面的观察要深刻的多。分解不仅有利于了解结构,对艺术造形来说更能深刻地了解事物内在的美,还能了解到局部变化对形态的影响,对客观形态,通过分解,可以提炼出艺术审美中构造的成分、元素、基因、符号,经过分解再重新构成,产生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也就是通过对原体系的打散分解,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形式要素,然后重新组合。

在中式家居的设计上,在使用罗汉床的时候,我们既要符合人文环境,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风格。在客厅的布置上,深浅色彩的和谐搭配让周遭的家具陈设拥有独立的视觉存在感。于一隅摆放沉稳而又亲和的罗汉床,同样可与客厅中现代风格的沙发和谐一致,能瞬间成为视觉中心,规则之处藏着层层变化,不仅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兼具着会客以及休闲等多种功能,能拉近宾主之间的距离。

书房空间,则围绕一种风雅气质而设。布局要清晰凝练,富有韵味。因罗汉床兼具卧床和坐具的双重功能,所以可将罗汉床摆放在书房中最合适不过。能够与书香、茶香融为一体,无声地刻画着旧时光的优雅传承,既可以双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谈,又可充分彰显其浓浓古韵。因现代居室空间有限,则较少将罗汉床置放于卧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