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中会寺位于辽宁鞍山千山中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文记载,中会寺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偶遭劫火,大殿荡然一空”。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以后历经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七年(1827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咸丰三年(1853年),以民国、日伪时期重修、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

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第1张

关于中会寺的名称,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中会寺地处千山五大禅林之中间故而得名;

第二种认为,龙泉、祖越、大安、香岩、中会五寺众僧,议会多集于此,所以称中会寺;

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第三种说法认为,佛法不偏不倚乃称中会。

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第2张

牌坊是去中会寺必经之路,民国29年(1940年)重修扩建。砖砌三拱门,中间为重檐,上横书“中会古刹”四个字。两旁刻:“为涤尘襟寻古刹,愿新庙貌换灵光”。

天地楼建在念佛堂前崖下,与牌坊相对,歇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正脊两端有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底部是一个券门,门楣上砖雕二龙戏珠。券门外横书“山门镇静”四个字。楼两侧各有一个角门。

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念佛堂是依而建,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前有回廊。另修配房五间。

韦驮殿为歇山式建筑、单檐,砖木结构,面阔三,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正门上悬挂“韦驮殿”。殿内奉泥塑弥勒和韦驮。

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第3张

韦驮殿两侧修钟、鼓二楼,楼为四坡檐小平方顶,斜脊砖雕跑兽,檐下补间五铺作斗拱,内为四垂莲柱,底为拱门。

辽宁鞍山千山中会寺

大殿与韦驮殿相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脊透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殿内奉泥塑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殿外两旁各修配房三间。

中会寺四周的景点较多,如犀牛望月、观音侧背、海螺峰、净瓶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