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寺位于四川峨眉山报国寺西约一公里,建于晋代,初名药师殿,曾改称“龙神堂”、“虎溪禅林”、“虎溪精舍”。因山形如卧虎,遂将寺定名为“伏虎寺”,又相传林中多有虎患,遂建“尊胜幢”,形制如塔,上刻梵咒,镇于无量殿前。寺内建筑,几度兴废。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
现在,全山比丘尼都集中于伏虎寺居住,该寺随之成为我国较大的比丘尼道场之一。
伏虎寺是峨眉山报国寺景区里的一座古代名寺。它是峨眉山中少有的不称尼姑庵而称寺的尼姑庙。这座寺庙始建于唐代,后在明末被毁,清朝的顺治年间得到重建,就是现在静立在我们眼前的寺庙。每座寺庙都有自己的历史,伏虎寺的历史充满了神秘。相传当年顺治皇帝在此遁入空门,引得康熙皇帝在此驻足,发现了这座寺庙的旷世奇景。至今,伏虎寺的石阶上还印着无数虔诚者的足迹,每一片光滑的石头上都记录着神秘和空灵。
伏虎寺名称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三种说法。其一是说古时寺旁常有猛虎出没,寺僧便建了座“尊胜幢”来降伏猛虎,取“伏虎”成了寺名;其二是说由寺后形如伏虎的山脉而得名;最后一种是说名由“伏虎”罗汉。
这座牌坊是进入伏虎寺的第二座牌坊。“布金林”出自佛教典故,原来是说一位天竺的富户虔诚信佛,按佛的旨意用金铺地建造寺庙的故事。眼前的伏虎寺布金林牌坊是为了纪念寂玩和尚而建的。相传古时,伏虎寺的寂玩和尚带领寺僧信众,在寺庙周围按照“法华经”的字数种植了十万九千株珍贵的楠木,就是照片上看到的参天大树,也正是因为这些大树,今天的人们才得以欣赏到“密林伏虎”的胜景。
伏虎寺也叫“虎溪精舍”,有一条小溪从这里流过,僧人们在溪上修建起“虎浴”等三座廊桥。穿过密密的树林,听着脚边汩汩的水声,踏着潮湿的石阶就到了”虎溪精舍“的门前。
伏虎寺是整个峨眉山占地面积最大的寺庙。有著名的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华严宝塔和峨眉山唯一的五百罗汉堂。
这就是伏虎寺正殿背后的景色,右面长长的走廊散发着古寺特有的风韵和南方寺庙的独特气质。讲到这,我可得说说了!话说当年康熙皇帝亲自来到伏虎寺探究父亲遁入空门之谜。有一天在看书之余来到窗边,突然发现伏虎寺绿树环绕的房顶竟然没有一片落叶!相信细心的你能从照片上看出。当年的康熙和你产生了同样地疑问和惊叹。他还亲笔题写了“离垢殿”的匾额,至今还高悬于伏虎寺的第二殿门前。
这座华严宝亭里矗立的可是伏虎寺的镇寺之宝--华严宝塔!华严塔的塔身由铜铸成,上面镌刻着整部“华严经”的经文。最早铸于元代,原为17层,后被毁,现在的华严宝塔仅剩14层。
现在为大家解释解释为什么伏虎寺如此洁净和神秘。伏虎寺背靠山峰,每到夜晚会从寺庙的正面吹来一股气流。在受到寺庙背后山脉的阻挡后,这股气流便在伏虎寺内盘旋和上升,在夜深人静之时,将伏虎寺房顶上的落叶带走。
古人神奇的选址,造就了伏虎寺的旷世奇景,造就了这真正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