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庙非庙,像衙非衙,像宅非宅。”形容为会馆。那么什么是会馆呢?
会馆是中国社会半公共功能建筑。会馆的兴起源于科举制度的普及。永乐13年(公元1415)科举考试恢复,全国各地的学生进入北京获得名誉。然而,这些学生大多家境贫寒,生活疏远,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一些早期在北京工作或做生意的村民互相筹集资金,购买一些房地产,为他们的村民提供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当村民或同事在北京谋生或生活时,有一个地方可以谈论事情和休息。
北京会馆历史约600年。自明永乐13年(1415年)至1949年12月以来,北京共建了647个会馆,是重要而独特的历史遗迹。时代的变迁让会馆经历了不同的机遇。现在,修复和升级使旧会馆重获“新生”。
从去年开始,北京推出了一系列“会馆有戏”活动,文艺院团可以进入北京会馆旧址表演。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些“有戏”的老会馆。
01、临汾会馆
“大杂院”的转变
前门草厂三条与西磨厂街交汇处,临汾会馆是一座简单的灰色建筑。2017年,有400年历史的临汾会馆重生。东城区修复保护,建成“北京会馆文化展厅”。
临汾会馆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由山西临汾五行商人共同建造,整个庭院为三进四合院,山西民居特色十足。2015年,临汾会馆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
现在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许多历史遗迹。据北京会馆文化展览馆馆长张勇介绍,民国26年的“紫气东来”木匾是第一个进入庭院门楣的。第二个进入庭院的中殿屋顶,黑色的梁、梁也是原来的构件,上面的“金龙与玺”彩绘和金蓝色的双龙戏珠图案依稀可见。中殿还有一组镇馆之宝,是清乾隆、光绪年间留在东西山墙上的四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讲述了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
2021年12月,临汾会馆上演首场“会馆有戏”特色表演,与颜料会馆联动,带来文化盛宴。会馆展厅内,猴戏、变脸、魔术、搞笑表演等民间艺术轮流上演。表演没有舞台,演员在观众面前表演,观众围着演员观看。有时候“猴王”跳到观众面前握手互动,有时候小丑艺术家给孩子送气球,沉浸式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02、银号会馆
中国戏楼活化石,又称“正义祠戏楼”
在距离临汾会馆不远的西城区前门西河220号门口,几位画家正在为墙上的歌剧人物着色。勾一勾丑角脸上的“豆腐块”,描一描老生的白胡子,简单几笔,给人物增添了一点灵动。这是“银会馆”的旧址。相比之下,它的另一个名字更响亮,正乙祠戏楼。
在这个朝北的小院子里,有一座两层的戏楼。它建于明朝,重建于清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室内剧院。它被称为“中国戏楼活化石”,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文化地位。
昆曲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戏楼,百戏之祖曾在这里作场,见证了京剧的兴起与发展。许多昆曲和京剧大师都在这里表演。当命运不好时,他们也成为了仓库、兵营、煤店和招待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他们才恢复了剧院的原貌。
2018年12月31日,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正乙祠关闭,感谢客人。经过深入调查,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决定将正乙祠戏楼移交北方昆曲剧院进行修缮、运营和使用。根据古建筑保持原貌的要求,重建对彩画进行了补色和重新粉饰。
在小院子里,青砖灰瓦简单安静,走廊里的红柱粉饰后更加喜庆。在一些柱子的中间,有一个“箍”。原来这是古建筑修复中常用的墩接技术。也就是说,切断腐烂的部分,连接新的木材,以确保其组件的功能。
在庭院的西侧,一块三米多高的石碑上安装了一层玻璃罩。据北方昆曲剧院院务管理中心负责加固装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这座百年剧院,在这座碑上篆刻了正乙祠的建设过程,这是这座百年剧院的“身份证”。透过玻璃罩,“清康熙六年”字样清晰可见,但在石碑的底部和背面,有些文字模糊不清。
不仅如此,修复还恢复了走廊内装饰墙的功能。原来,以前的会馆庭院会留下白色的装饰墙,画家会在上面画出吉祥的图案,突出会馆的地位。现在,“柿子如意”、“花开财富”、“松鹤延年”等装饰画也被重新绘制。穿过庭院走进剧院,一百多年的声音就像昨天一样。
据北方昆曲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观众对百年剧院有更直观的了解,LED冷光源安装在剧院、走廊柱、台阶、包厢等场所,用浅光勾勒出剧院的轮廓。
“这些光源是可感的,如果观众准备上楼,台阶就会亮起来。”
今年3月,正乙祠剧院重张开业,优美的昆曲歌唱萦绕在古朴的雕梁之间。为了满足粉丝观看表演的需要,开幕季选取了四部历史渊源丰富的大剧,即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看其对《墙头马上》和《怜香伴》的复制。其中,由北方昆曲剧院制作的驻场戏《天官赐福》首次亮相开幕庆典。
03、颜料会馆
山西戏曲正在流行
在颜料会馆的修复中,舞台的原貌重现,“会馆有戏”的场景上演。400多年前,山西颜料和桐油商人聚在一起听戏的场景回来了。“山西是中国民族音乐大省。很多观众熟悉的名段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一百年前,它曾经是颜料会馆舞台上的管弦乐队。”北京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去年以来,“俱乐部戏剧”在颜料俱乐部保持了每周一次的表演频率,主要是民间音乐。通过相声、鼓励、杂技等艺术形式,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到山西的味道,还可以体验到北京的风味和北京的魅力。
今年年初,颜料俱乐部还吸引了北京昆曲研究协会会长欧阳启明与歌剧爱好者一起排练。”喜欢歌剧的人看到工作室和舞台时自然会喜欢它。此外,俱乐部位于老北京风味浓郁的前门区,青砖灰瓦,小桥流水,非常富有诗意。”
04、福州新馆
沉浸式戏剧体验《林则徐在北京》
福州新博物馆成立于清朝嘉庆21年(1816年),为林则徐在北京任职期间筹集资金。它曾经是清朝福建同乡的聚会场所。占地面积669平方米,建筑面积466平方米。作为林则徐在北京公寓的福州新博物馆,他还在“会馆戏剧”中推出了歌剧《林则徐在北京》。
整部剧以林则徐仆人林毅为贯穿剧情的角色,引导观众移动到三个不同的场景:会馆外广场、会议室到内宅,通过移动改变场景完成剧情过渡。观众和演员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完全感受不到距离的存在,仿佛在和剧中的人一起思考、行动、做出选择。
不久前,福州新博物馆刚刚升级为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在这个空间表演《林则徐在北京》恰逢其时。其禁毒内容与沉浸式表演形式的巧妙结合,使北京曲剧的魅力与福州新博物馆的空间相得益彰。
自2021年10月以来,位于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核心区,陆续上演了“会馆有戏”精彩表演。这是当代会馆激活利用的创新尝试,也是百年前会馆“村民聚在一起看乡村戏剧”生动场景的再现。
北京会馆文化展览馆馆长张勇表示,在数百年的会馆历史中,无数来北京的外国人说家乡话,听家乡戏,吃家乡饭,崇拜家乡之神。虽然会馆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会馆在演变过程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地方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会馆是一个展示区域文化的生活博物馆。因此,“戏剧性”只能是会馆活化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可以有一个完整的会馆文化,如会馆有言语、会馆有神、会馆有品味、再现聊天、品味当地风味、听当地口音、看当地戏剧、表达当地情感等。
期待“会馆有戏”,期待京城老会馆为我们提供更多新旧文化碰撞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