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古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其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14]
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名刹。“佛光寺”这个寺名屡见于各种史书记载。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发动灭佛运动(唐武宗灭佛),佛教界称为称会昌法难,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后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
二、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南禅寺寺院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形式。南禅寺大殿,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平面近方形,古建筑设计的屋顶是单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 殿内无柱,以通长的两根四椽袱横架于前后檐柱之上,贯穿大殿南北。 南禅寺大殿唐代作风明显,形制壮丽,结构简练,用材断面合理,纵横连贯牢固,手法古朴,力学与美学有机结合,展现了中唐时期的建筑艺术。1961年3月4日,南禅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全国重点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五、故宫太和殿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宝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故宫)中最大的殿宇、东方三大殿之一。京城的中轴子午线沿着龙纹石雕御路升上三台,从天子宝座下穿过,是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古建筑的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在现存古建筑中仅此一例。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现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来的。
六、布达拉宫是国家AAAAA景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的建造,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
七、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八、祾恩殿这座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汇集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它将向人们展示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无穷智慧。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史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可谓建筑史上的丰碑。站在祾恩门内向北望,一座气势非凡的大殿矗立在庭院的中央,它就是十三陵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祾恩殿。祾恩殿,原称"享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寿山朝陵,更名 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意。也就是说,到这里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护佑,恩德是没有极限的。原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 、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廷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 牛、羊、猪)案匣等。
九、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岳寺内,为北魏时期佛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嵩岳寺塔为15层的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通高37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下部上下垂直,外壁没有任何装饰。塔身之上是15层的叠涩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柔和的抛物线。塔刹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宝珠等组成,塔下有地宫。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
十、永乐宫——道教宫殿式建筑,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因地处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是一座大型道教宫观,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其他两座是陕西重阳宫、北京白云观)。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乐宫是元代道教建筑的典型,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特有的风格。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框架式结构这是中国古建筑设计建造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虽然一些古代建筑离现在很遥远,但其中的文化依然值得学习借鉴,作为是炎黄子孙,建筑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要发展现代建筑,更要吸收古建筑中的文化,走出中国特色建筑之路,让中国古建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