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古人消防智慧

徽州古民居位于黄山脚下,是安徽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建筑。这些古民居大多是木石结构,如何有效预防火灾一直是一个保护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徽州古民居可以长期保存的几个“魔法武器”。

靠隔离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花格窗”。相信很多朋友都见过这种中间高两边低的建筑墙。这种墙叫“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指高于两山墙屋顶的墙壁,即山墙的顶部。因为形状像马头,所以叫“马头墙”,也叫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

这种墙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居住的村庄中,住宅建筑密度高,不利于防火的矛盾突出。当火灾发生时,火势很容易沿着房间蔓延。如果在房屋的两座山墙顶部建造了一堵高于屋顶的马头墙,则可以满足村屋密集防火防风的需要,并在相邻房屋发生火灾时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

徽州民居底层外墙一般不开窗,二层以上有窗户。窗框由砖等不可燃材料制成。虽然体积大,但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盗功能。而且窗户很小,其通风、采光、观望等功能使位于更重要的安全防火功能。每一扇窗户都是对防火墙整体防火性能的破坏,这里减少窗户面积,相当于减少对墙体防火性能的破坏。因此,这种小窗可以称为封火窗,是基于火灾发生时隔离防火的考虑。这些被动消防设计仍然是建筑学界关注的焦点。

备水源

徽州古民居-古人消防智慧

自古以来,水源一直是应对火灾的最佳方式。徽州的大多数古村落都建在水边。这不仅是徽州古民居以“风水”理论为村庄和民居营造的生活环境,也是预防火灾的最重要功能。

如果住宅附近没有水源,普通住宅的天井将被大水缸(也称为“太平缸”)所取代,以备紧急使用。目的是在火灾初期及时处理。

如果说马头墙有效地阻止了“燃烧营地”的趋势,那么奇特独特的徽州村落水系和每家每户在天井中设置的太平水箱就解决了消防中最重要的水源问题。

徽州古民居-古人消防智慧

做防范

由于中国古代对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性能没有很好的把握,所以对木材的依赖性很大。木质材料怕火,需要防火处理。

徽州古民居的一般做法是用条石或砖砌成门框,门扇用水磨砖包裹厚板,然后用圆钉将水磨砖紧紧固定在门板上。这里不仅强调了材料的坚固美观功能,还强调了防火和防盗的考虑。门外着火,门关上,门外着火,效果非常明显。

徽州古民居-古人消防智慧

重安全

徽州居民以家庭为纽带生活在一起。通常,一个村庄是一个姓氏的聚居地,彼此是亲戚,祠堂是管理中心。为了保护共同利益,勇敢的消防管理体系相对发达。宗族聚居更容易就社区安全达成共识。全国各地的徽商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文化带回徽州。例如,詹天佑曾为家乡捐赠灭火设备。

据昌溪吴氏宗谱记载,元代中期修建的“太湖祠”未竣工就死于火灾,重建时在“太湖祠”前修建荷花池蓄水防火。吴的祖先从痛苦的火灾教训中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在村庄整体布局、水源建设、建筑防火等方面,他们精心策划,不断完善防火系统。并给后代留下了遗训:“宁可三天不吃饭,火也不能一天不防”。几千年来,昌溪吴氏的后裔一直遵循祖先的训练,火灾意识代代相传,不变。

徽州古民居-古人消防智慧

设逃生

徽州建筑采用减少对外出口、增加内部沟通的方式,实现逃生防盗并重。呈坎5街99巷,宛如迷宫,但大致呈棋盘状。长街南北向,贯穿全村,是主要交通要道,一般宽2米至2.5米。短巷东西向,宽1米左右,也叫一人巷。长巷横贯东西,宽1米至1.5米,又称横街。

徽商住宅多东西向,即位于西向东,各家正门分别开在街道两侧,门口可停轿。边门、后门,或朝北或朝南的小巷。小巷是妇女仆人进出房屋的主要通道。横街横巷自然穿插在长街之间,将古村落切割成不同大小的地块,形成不同大小的消防分区。火灾发生时,高墙对峙的横街横巷成为防火隔离带和居民逃离火灾的安全通道。

徽州古民居-古人消防智慧

徽州古民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消防文化的杰作。在学习古人有益做法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保护古代文物建筑,造福当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