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雍乾时期,西递之所以繁荣昌盛,飞黄腾达;科甲连云,人才辈出;富商大贾,财源亨通,除了“东水西流,吃穿不愁”,“船形西递,大吉大利”的优越地理环境以外,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却起到了重中之重的主导作用,也可以这样说,近千年文化积淀深厚的缘故,是西递自古是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入官,以官保商的第一道敲门砖。
今天我们剖析西递的古老文化,让人感慨更多的是一种欣赏和赞誉,惊奇和叹喟,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品味和甘泉美酒般的深厚内涵聚合在一起,无疑是一部蜚声中外的教科书和名驰天下的徽州古文化载体。
程朱理学的儒家文化。
当你一进入西递村的明清古民居时就会感受到诗书传家,书香馥郁的浓厚气息。数十年前,村之水口就有清初兴建的文昌阁、魁星楼,内有两副激励儿孙后代读书成才、争气做人的楹联:“灵毓悻潼持世教,位尊师表启人文。千管文毫争色彩,万家诗墨竞风流。”
亦贾亦儒的徽商文化。徽州的商人,最为注重的是商德和修养。他们主张“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取利”三句话的商德;他们颁扬“以善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基”十二字的伦理哲学;他们重视“贾而崇儒”“兴文重教”,坚持“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求官,以官保商”的人生途径。
明经胡氏宗法文化。
西递村的胡氏家庭自第十二世祖愚四公开始就结束了一代独子单传的局面,到了十六代就出现了“九房头”(即九个儿子)“大小四家”(即叔侄各生了四个儿子)各支系,每房头划地而居,独立成群,环连成片,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的典型的封建族长制的古村落。
徽州徽派建筑文化。
素称“桃花源里人家”的西递村,至今仍保存300幢明清古民居,其中古朴完整的124幢。
古老徽派建筑风水文化。
明经胡氏壬派始祖胡氏良之所以举家大小从婺源考水迁来西递居住,就是因为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他发现这里山形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并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得出了“船形西递,大吉大利”,“东水西流,吃穿不愁”的结论而选定了西递为胡氏安身立命的生存之地。
古老村庄的消防文化。
西递自古就有“楼上不放柴草,左邻右舍都好;父老乡亲,火烛小心;宁可缺吃少穿,不能失火烧光;灶前穷,水缸富,不失火,那等哭”等有关防火的民间谚语。
古老徽州的民俗文化。
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产物,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故然存在一些迷信色彩,陈规陋习,早已不再流传,但在今天人们看来,还是应该有着研究、欣赏、旅游等价值,我们从中既可以窥探到古代民俗的痕迹,又可引起历史的思考和得到旅游观光的乐趣。
古徽州传统饮食文化。
譬如说:一般人家的待客习俗的作兴“热四盘,冷四盘,两汤有甜也有咸”,热四盘是指鸡、鱼、肉、肉圆。鸡为百禽之首,有鸡入席,说明主人对客人的恭敬和热情;鱼是有头有尾,标志人往之间应该热情有余(鱼),有始有终;肉是亥,素有“无亥不成席,无肉不成荤”之说;肉圆意为圆圆满满,十圆十足。
不管从文化价值还是旅游经济价值来看,已有960余年历史的西递,是一个值得文人和游客去放下身心体验“古韵依旧”的人间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