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古建是传承文化的核心。中国是具有五千年传统建筑文化持续发展的文明古国,中国有多项世界一流的不同时代的古建筑,这些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中国城乡建筑事业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有宫殿,亭廊,楼阁,园林,佛塔等,在中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宗教门派,还是皇家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在修建的众多楼阁中用于观景、赏景的楼阁很多,也分布很广,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

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流传而声名远扬。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了。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赣江之滨,是中国古代皇家楼阁,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

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唐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

洞庭天下湖,岳阳天下楼—岳阳楼

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湖南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岳阳,山、水、楼俱备,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岳阳风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钟于岳阳楼。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岳阳楼久经沧桑,屡毁屡修。

现今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中现存的唯一一栋木结构建筑,其余两座均为建国后复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宇。以岳阳楼、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闻名遐迩,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当年的范仲淹这样评价岳阳楼:“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汉的蛇山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动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51米,明面上看为5层,实际上还有四个夹层,共为九层(象征九五至尊)。

传承着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的的江南三大名楼,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模样早已不复当年,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点保护的她们正肩负着当代政府赋予她们的使命,向如今的人们诉说着朝代兴亡,百姓苦乐,她们矗立在自己所在的位置静静俯瞰着脚底的城市。

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楼阁建筑艺术

像江南三大名楼这样的古老斑驳的古建筑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变迁,它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核心,是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折射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明,载托的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