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空间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行为心理需求和空间价值。本文以北京四合院和苏州民居为例,探讨了传统民居中庭院空间的比较,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启示。国内外对传统建筑中的庭院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对庭院空间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功能特征等方面的探讨。然而,目前对庭院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和空间价值的研究仍然相对有限,尤其是对北京四合院和苏州民居这两个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旨在从舒适性、隐私性、安全性、领域感、社会文化、审美需求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庭院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和空间价值,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
舒适的需求
传统住宅中的庭院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空间,应首先满足居民舒适的基本需求。中国土地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在舒适性方面,有必要对气候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各地区结合区域特点,开发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庭院空间。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的舒适性
北京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秋季凉爽舒适,夏季炎热,春季湿润多雨。人们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抵御寒冷,是舒适性需求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庭院采用紧凑的封闭布局,使庭院面积通常较大,目的是引入更多的阳光;同时,周围的封闭建筑大多是一层或两层,减少建筑单体之间的阴影面积,确保光线引入室内;此外,利用南北布局增加阳光时间,使人们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北京四合院中围护结构上的门窗通常是双层结构,以满足居民对寒冷、采光和空气循环的舒适需求。门窗刷成红棕色,将暖色融入庭院空间,满足人们对温暖的心理需求,让居民在北方寒冷中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北京四合院庭院鸟瞰图
苏州民居庭院空间的舒适性
苏州传统民居位于江南,气候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土沃物丰富。在宜人的自然环境中,庭院空间很好地融合了大厅井式和庭院式,平衡了阳光的引入和建筑阴影的应用。苏州地处江南,夏季炎热多雨,因此,建筑对夏季降温的需求较高。建筑层数一般为二层,空间相对封闭,这样处理,既能阻挡湿热季节风,又能避免夏季阳光直射。阴影下的天井,常有清凉的穿堂风,再加上高耸的山墙,更使庭院空间清新舒适。
鸟瞰苏州民居师节堂
苏州民居庭院周围的围护结构多为木窗与门槛的结合,日常封闭拆卸方便,内外气流流通顺畅。长窗的外观多为深色,在视觉心理上,冷色无形中会起到“降温”的作用。墙面涂成灰白色调,阳光通过墙面的漫反射和折射,柔和了整个庭院空间,让人感到舒适、亲切。因此,苏州民居庭院不仅在细节装饰上,而且在空间布局上,都考虑到居住者的舒适需求。
苏州民居天井、落地长窗
庭院空间尺度比较
从以上两种传统民居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庭院空间尺度与区域纬度密切相关。随着地区纬度的增加,气候逐渐炎热,庭院空间尺寸与纬度呈反比,与阳光直射角有关。中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北方阳光直射角小,日照时间短,迫切需要充足的阳光。为了获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四合院建筑通常采用较大的建筑间距,以满足建筑日照的需要。因此,四合院的空间规模相对较大。苏州住宅庭院空间整合了大厅井式和庭院式两种形式。建筑之间的空间很小,对建筑阴影的利用和阳光的引入有很好的平衡,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舒适需求。
隐私、安全要求
在满足舒适性的前提下,传统住宅的庭院空间也应满足其隐私和安全性。自住宅发展以来,形式体系已经成熟,对安全感的需求很高。周围的庭院空间布局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和隐私。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的隐私和安全
北京四合院在私密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设计相当巧妙:首先,入口门放置在四合院东南角,进入门后设置墙,以阻挡外部视线,然后转移到前院进入中央庭院。折叠的空间布局确保了庭院空间的隐私和安全。前院在中轴线上设置了精心装饰的清晰垂直门,不仅增加了空间的界限和限制,而且增强了其空间隐私。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层次分明,区域划分非常清晰。倒座作为外部客厅、学校等功能,属于开放空间,具有公共属性;中央庭院是家庭成员重要的日常生活区,属于半公共空间;仆人等空间布置在后盖,空间隐私较强。
北京四合院平面图
苏州民居庭院空间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手工业的重要产地。依托便捷的水运,商业贸易发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此背景下,苏州民居的庭院空间自然会有意营造文化氛围。作为当时园林建设的主流,文人庭院也对庭院空间中的历史文化氛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庭院空间不仅反映了建筑墙的隐私和安全,而且更注重创造庭院空间的文化氛围和景观艺术理念。
苏州民居庭院多为中轴对称布局,门厅、轿厅、客厅、女厅依次串联,整栋建筑朝南,私密性逐层递进。中央庭院位于轿厅和客厅之间,是重要的公共交流空间。其中,轿厢厅作为主厅的过渡空间,自然承担了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在提高整个住宅庭院空间的隐私和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剩下的空间布局是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的私人空间和半公共空间。
苏州民居围绕女厅设置火山墙,形成高耸狭窄的私人空间。它的外部空间设计也非常独特。例如,它经常在巷道南门设置墙壁,以隔离外部视线,在庭院的空间分割和景观中发挥作用,既隐私又安全。
私密性和安全性的空间比较
北京四合院通常通过各种空间的布局和转换来加强庭院空间的隐私和安全性。建筑物之间设置了多个屏障来阻挡视线,而倒座的公共空间起着内外空间转换的作用。苏州住宅庭院空间周围建有一堵狭长的火山墙,门附近的轿车厅作为过渡空间,保证了居民庭院空间的隐私。
两者入口附近的庭院空间比较:北京四合院与外部相连的倒座空间可提供多功能需求,如接待、交流等公共活动,而苏州住宅的轿厢空间功能相对简单。北京四合院的内墙通常设置在照墙上,而苏州住宅大多是外墙,这使得两者的庭院空间在隐私上有所不同。
需要领域感
明确的边界和明确的对象决定了该领域的定义。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礼仪和教育。“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思想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反映在传统民居中,是一堵封闭的山墙和根据地位和身份划分的生活空间,反映了人们的领域感需求。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领域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区域或活动范围有一定的控制权或所有权,能够消除外部干扰或侵犯。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的领域感
作为清朝的政治中心,北京的封建统治达到了顶峰,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因此,有许多严格的官方建筑规范。封建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行为。庭院空间布局呈中轴对称,布局设施齐全,装饰精美。在这种情况下,庭院空间中的领域界限划分清晰,建筑平面通常以主人为核心布局构图,所有房间围绕主房间,宽度、深度、高度、外部装饰低于主房间,反映了庭院空间的两个尺寸。
庭院空间
苏州民居庭院空间的领域感
苏州位于江南。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当地农业和贸易相对发达,人口众多,也对庭院空间的形式产生了影响。苏州住宅建筑大多为二层,周围有火山墙。庭院空间具有较强的领域意识,领域空间边界划分清晰,以满足封建家庭的礼仪需求。门房、前厅、后卧室、家庭女厅,反映了尊严和低等级,如图6所示。
比较领域感的空间
北京四合院庭院建筑多为一层建筑,体积小,庭院空间封闭感强,无封闭火山墙,空间封闭内向,中轴线对称,垂直延伸,同时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也满足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密感的心理需要;苏州住宅庭院空间封闭建筑层为二层,配有封闭狭长的山墙、庭院空间集成布局、开放外向、水平展开,同时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它还满足了自然美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庭院空间的边界划分方式、领域大小和场所氛围略有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但基本满足了古代居民的领域感需求,等级规则明确。
社会文化需求
传统住宅庭院空间中的社会文化,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的区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尊重长辈、维护儿童秩序、重视家庭和谐的价值观。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自然、和谐、平衡的概念,以及对隐私、领域感和家庭概念的关注。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的社会文化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也体现了居民的社会地位、家庭传统、礼仪习俗和文化修养。在这里,每个房屋和庭院都有其固定和象征性的功能,反映了居民对家庭秩序、社会规范和宗教信仰的认可。此外,“三雕”(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艺术,以及书法、绘画、诗歌等文人优雅的东西,也随处可见,突出了居民对传统文化和审美品味的尊重。而门神、对联、灯笼、石狮等物品,则寄托着居民对吉祥、平安、幸福的祝愿。庭院空间也是传统节日和习俗活动的重要舞台,如春节挂灯笼、端午节挂菖蒲艾叶、中秋节吃月饼等,反映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苏州民居庭院空间中的社会文化
苏州民居庭院空间是苏州民居建筑园林艺术的缩影,反映了苏州人追求自然美和诗意的生活理念。其中,假山水池、花木盆景、书画题词等富含哲学思想和文人气息的元素等等,表达了居住者对天人合一、优雅休闲的境界。苏州民居庭院空间也是居民生活和表达自己的地方,也是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的地方。在苏州住宅庭院空间中,每个房屋和庭院都有其灵活的功能和形式,反映了居民对家庭关系、社会变化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苏州民居庭院空间一般采用“三雕”等装饰艺术,注重园林景观、水景音乐等细节设计,体现了居民对江南风情和优雅生活的向往。
比较社会文化的空间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的社会文化更注重内部秩序和标准化,而苏州住宅庭院空间的社会文化更注重外部变化和灵活性。北京四合院和苏州住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两种经典建筑类型,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北京四合院的空间是一个封闭而完整的空间,反映了北京作为帝国首都和政治中心的地位,以及北京人民对权威和秩序的尊重。苏州住宅的空间是一个开放而生动的空间,反映了苏州作为商业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苏州人民对自由和创新的追求。
美感需求
审美需求是指人们对空间的审美和情感需求,它是一种主观、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审美需求方面,北京四合院和苏州民居庭院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北京四合院的庭院空间追求宏大、庄重、整洁的美感,体现了北方人豪放、威严、秩序的特点。苏州民居的庭院空间追求精致、灵动、多变的美,体现了江南人民细腻、优雅、趣味的特点。两个庭院空间都有自己独特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的审美特征
北京四合院的美主要体现在其建筑形式上。北京四合院庭院空间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这种四平八稳的平衡布局,恰恰体现了建筑的形式美。四合院以庭院为核心,以房屋为边界,形成封闭完整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保证了隐私和安全,而且保持了透明度和照明。四合院以主房为主体,以东西厢房为辅助,形成对称平衡的布局,既体现了尊卑关系和礼仪规范,又体现了整洁、统一、和谐的协调。
苏州民居庭院空间的审美特征
苏州民居的美主要体现在其园林艺术上。苏州民居以园林为灵魂,以画廊为连接,以花窗为装饰,以水为元素,以岩石为骨架,以花木为装饰,形成自然生动的空间景观。这种景观不仅营造了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而且展现了多彩多变的风格。
两个庭院空间在美感上的异同
两个庭院空间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们在美学上有以下相似之处:①遵循风水理论的原则,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②都采用了内向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一种封闭、开放的空间结构;③都运用了多种雕刻技巧,在各个部位展现出精湛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两种庭院空间在美感上也有以下区别:①北京四合院更注重轴线性和序列性,呈现出规则而不单调、严谨而不僵化的空间秩序;苏州民居更注重曲线性和变化性,呈现出一种空间节奏,曲折而不拥挤,随意而不粗鲁。②北京四合院更注重建筑与建筑的关系,通过门楼或牌匾展示身份或品味;苏州住宅更注重建筑与水系统的关系,通过花卉或书画表达情感或品格。③北京四合院区分主次关系,体现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意义;苏州民居以精致细致突出特色,体现了品味和优雅的审美意义。
庭院空间是传统民居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民居经历了生成、发展、变化、成熟、繁荣、衰落的长期过程,并逐渐形成了这种形式。庭院空间是传统住宅的核心空间。它不仅延续和反映了中国各地人民独特的日常生活、生产习惯和历史文化,而且使用了空间封闭元素和布局形式。反思现有建筑,吸收传统住宅建筑的优势,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中庭院空间的理解和欣赏。本文探讨了这两种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特点和价值,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启示,为保护和继承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提供了一些参考,以更好地延续住宅庭院空间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