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蜀道传统的生活环境景观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厚哲学文化。本文采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方式,通过研究蜀道传统生活环境景观,洞察蜀道沿线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具体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活文化特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支持和诗意内涵,为当前美丽的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参考。

一般认为,在秦惠文王“五丁山”之前,蜀道已成为关中和巴蜀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自古以来,蜀道就是连接南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桥梁。它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辉煌的蜀道生活文化。

要研究蜀道传统生活文化,必须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生活景观类型特征,更客观、完整地解释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准确再现历史上蜀道生活环境的景观形象,解释蜀道生活文化的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骚客吟诵着关中、秦巴、蜀地等文化区的山水人居,寄情于景,寓理于物。这些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诗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至于蜀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同治11年(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沿蜀道考察后,有《李希霍芬中国旅游日记》(本文简称《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沿途的地理环境、建筑特色和沿途看到的土著、流民、商队的生产生活方式。此外,历代中外学者张佐周、伯斯曼、穆尔、南怀谦、鲍耶尔斯基等拍摄了大量蜀道乡村人居景观照片。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

蜀道主线涉及陕西、四川、甘肃等省区。经过几代人的促进和发展,蜀道的具体线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北四南三”线路格局,即以汉中盆地为中间站,将蜀道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以西安等城市为起点。越秦岭到汉中,从西到东主要有故道、褒斜道、唐罗道、子午道;南段从汉中开始,向南穿越大巴山、米仓山,最后到达成都等地。主要有三条路——西金牛路、中米仓路、东荔枝路。虽然在同一时代的背景下,但由于地理和政治环境的不同,蜀道沿线的生活环境景观既不同于城乡,也不同于地区,呈现出“多元化、和谐、不同”的风格状态。

秦巴山南部地区江滨村的鸟瞰图

1、蜀传统人居环境景观的地方背景色

《礼记·康济录·盐铁论》有云:“农,世界大业也是如此。“晋书齐王攸传”也云:“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由此可见,农业对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性。根本原因是先民的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其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其精神文化等方面。中国传统社会耕读文化历史悠久,由先秦萌芽。在孔子、孟子等众多思想家的帮助下,汉代建立“耕读型”国家后,历代王朝遵循汉代治国战略,促进耕读文化和耕读教育的持续传承。2000多年来,无论是封建社会学者,考生半耕半读,“咆哮放弃城市,回归农业”隐士在农村学习,还是读私立学校农民,更富有的“农业”农业和学习,还是底层农民希望后代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促进“农业阅读传家”成为公认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在这种传家族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农村的知识分子大多过着田园生活,平日在田里耕种工作,闲暇时读书写字,跳舞写字。生活在蜀道沿线或曾经经过蜀道的文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和经历,以诗歌的形式描写蜀道的风景。积石、深谷、栈道、落泉、蜀门、江水、松龙、雪岭、金城都是他们描写的对象。“乡墓宿草荒春雨,蜀道疏林落夕晖。"(王佑诗《祖父忌日宿青城哀感》)“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薛田《成都书事百韵》)“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在绝壁上。湍急的瀑布争吵,平崖转石万沟雷。(李白的《蜀道难》)等传世佳作,都是我们研究蜀道人居文化的重要素材。这些文学作品背后是蜀道人居环境,蕴含着蜀道人居文化的源泉。李白有诗云:“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诗中提到的汉水,位于蜀道沿线最危险、最辽阔的秦巴山区。除汉水外,渭水、洛水、白龙江等多种水系均发端或流经。古代农耕文化,都起源于水系岸线,进而扩大蔓延,弥漫于整个水系流域。关中、秦巴、蜀地的许多考古遗迹都证实了该地区的传统农耕社会属性。

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传统蜀道

蜀道人居

关于清末蜀道的生活环境,李希霍芬的日记中有更详细的描述和记录:“这条山溪和其他山溪的所有水都用来研磨——这里有最白、最细的面粉和最好的意大利面——以及用来浇灌分布在山谷边缘的稻田。五里外是马营镇,叛徒把这里的一切都毁了,但后来人们还是从山里回来,用木头和粘土重建房子。...马道-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拥有众多客栈和小商店的集镇。...城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城市,为了将该地区的贸易和手工业融入其中,自己产生;而农村,只种地。“日记中记载的许多社会场景,如山脉、河流、农田、矿山、集镇和街道,都是当时农业、工业和商业文化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传统的蜀道生活环境景观是乡土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因此,以农耕为主的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背景。正如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所说:“中国的社会生活始终依赖于农业,所以文化永远不应该脱离农业文化的领域,只有在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更多的延伸和商业,但文化仍然是一脉相承的,它的基础仍然是一个农业。”

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2、在思想的影响下,向地而生的人居环境

中华文明始于农业,发于农业。农村人离不开土壤,因为在农村,种地是谋生最基本的方式。在传统社会,对于处于底层的人来说,依靠天空吃饭和生活是延续家庭血液和希望的重要途径,不断巩固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基础。同时,在底层社会,普通人更注重现实,更注重经世致用,从而形成了注重和学习技术的氛围。古代有句谚语:“天干饿不死的工匠。“这是底层人对生存经验的高度总结,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价值认同。

在这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生活环境景观基本遵循生成、发展、衰落的动态演变规律,基本形成了关中、蜀、秦巴三个文化区。当然,由于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蜀道上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对人居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晚清时期,关中地区天灾人祸并重;就蜀地而言,自然灾害更严重,其次是人为灾害;秦巴山区北麓的一些城市和城镇受到人为灾害的严重影响,自然灾害对其影响不大。至于秦巴山林,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影响较小,是下民生存的“洼地”。因此,关中、蜀地、秦巴三个地区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形态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景观。

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在关中地区,李希霍芬经常看到一些破败的景色:“华州城没有房子。长长的粘土墙内只能看到废墟和田地。当人们搬回来住的时候,他们不想像监狱一样住在城墙里,所以西门旁边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镇。...咸阳县基本被毁。这是一个沿河绵延的大县。路从东门穿过西门,沿途非常热闹。“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中地区特别像是战后,需要重建才能焕发新生。

至于秦巴山区,李希霍芬看到了另一个场景:“这些人逃到汉中府,尤其是在山里开荒种地。...这里的村庄比陕西的好,客栈也不再像那里的那么简陋了。这里还有成群结队的逃荒者,他们都因为物价高涨而被迫离开四川——基本上是一大家人一起走。...所有人都去汉江山谷,有钱人去那里买地种,没钱做小生意。“显然,它就像一个大集镇,包括土著、流民、商队和其他人。他们在这里耕种和工作,重建家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在蜀高山峡谷,李希霍芬看到了另一个更加宁静祥和的景象:“房屋和村庄仍然分散,很少形成封闭的村庄。居民特别好,不胆小,总是那么友好和勤奋——这是中国最好的人。...山谷里很少看到封闭的村庄,很多都是分散的农场和小群的房子,显眼的是种了几棵树和几丛竹。...他们分散地生活在无数的房屋和单独的农场里。“在这里,小微农业社会和集镇生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其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格接近古人倡导的“天人合一”、“和谐美丽”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蜀道沿线关中、秦巴、蜀三个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景观风貌,就像传统社会征服、发展、繁荣三个阶段的缩影。

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区的整体生活环境景观风格相似,而该地区的不同地方则存在细微差异。例如,秦巴山区北部与关中地区密切相关,生活环境景观特征与关中地区高度一致;中部与汉江流域下游密切相关,生活环境景观特征与湖南、广州、广州相似;南部与蜀密切相关,生活环境景观特征与蜀融合。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明,虽然在同一时代的背景下,但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活环境景观也呈现出因地制宜、融为一体的特点。

秦巴山南部青林口古镇一瞥

3、蜀道人居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

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从根本上说,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就类而言,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进化过程的产物。适者生存、趋利避害是生命进化的基本规律。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人类的自觉趋利避害是经验反应,是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结果。然而,虽然人类可以有意识地寻求利益,避免伤害,选择适应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学会改善生产和生活中的微环境,但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因此,中国古代社会促进了“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形成,其本质是面对现实无助时趋利避害思想形成的衍生物。

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蜀道沿线大部分地区相对偏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只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尤其是晚清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底层民众。随着清末活动的不断加剧和动荡的急剧增加,关中、蜀等大量流民进入秦巴山区。过度的刀耕火种造成了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频繁的旱涝灾害。人们过着日夜不安、食物不足的生活。即使是基本的食物和衣服也是他们的奢望。因此,无论哪个村庄规模小,村庄分布分散。为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村庄一般选择在山坡上修建,依山而建,盘山修路。因此,秦巴山区经常出现棚屋。由于山林多“棒客”,棚屋一般建在山坡旁,或架在大树上,尽量保证居住安全。在相对和平的岁月里,山民也会根据家庭情况扩建房屋,在棚屋附近建造土屋。秦巴山中北部夯土墙茅屋较多,南部抹灰泥墙茅屋较为常见。这主要与当地的社会保障和经济条件有关。毕竟,土木结构房屋的体积和规模较大,其建设工程量和劳动力远远超过棚屋。秦巴山区现有的当地住宅和废弃遗址仍能清楚地反映房屋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场地关系,如背景、阴阳,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秦巴山区南部“四合头”民居院落

蜀道传统民居文化分析

与秦巴山区相比,关中地区与蜀地民居具有不同的特点,发展相对稳定,整体质量较高。例如,在关中地区,人们创造了大量的窑洞和四合院民居,体面而庄重。特别是西安附近合院民居的檐口、屋顶、门窗也会有装饰,显得大气华丽。再比如,蜀地的“一字形”、“曲尺形”、“三合头”、“四合头”民居普遍呈现出宁静祥和的美。特别是在成都附近,往往有“四合头”院落,还有一些更大的绅士院落,富有韵味。由此可见,关中地区和蜀地人居地区具有道法自然、和谐致美等人文特色。

从李希霍芬的《日记》等相关资料中不难看出,蜀道沿线生活环境景观的萌芽、发展、变化和形成离不开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人口流动、民族聚集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蜀道沿线的生活环境景观是适应、改造、继承和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结果。蜀道传统人居文化延续了华夏人居文化的传统,吸收了三秦巴蜀大地的精华,延续了新的脉搏,延续了古今,一直影响着蜀道沿线人居环境景观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今天的蜀道生活环境景观仍在遵循传统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新时代的新风格。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的蜀道人居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将永存,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