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

班玛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大概分为要隘碉、烽火碉、家碉三种,建筑风格分为石木、石式、石木混合式、新式四种。这种碉楼多建于向阳坡地,都傍山,外形呈阶梯形。

20世纪之前,班玛曾经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贸易通道——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之一,从其县政府所在地赛来塘到西藏的商路,历史上曾被称为“赛西古道”。来往的商贾,在为班玛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将四川、甘肃、西藏多地藏、汉、彝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带到这里,使班玛碉楼既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

村落均处于山谷地形中,沟谷两岸森林茂密、景色迷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碉楼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与周边农田、草山、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一起构成极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

由于地形的限制,不易形成规模较大的聚居点,属于集散性聚落。房屋处于冲击台地或山体交界处,沿垂直于等高线方向阶梯性布置,房屋密度不大,主要街道垂直于等高线,高程变化较小,街道空间变化富有节奏感。

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

村落多表现为散点式的布局,各家占用有利的地形布置。住房前是院落,按照需要在院落左右或前面建房,院四周是矮小的附属建筑或围墙围成的院落。

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

班玛古碉楼作为历史的遗存和文化遗迹,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传统文化符号。它是与民族悠久历史息息相关的一份珍贵的瑰宝。

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

最富有特色的是,根据当地气候与习俗,在石木房间外部增加了杆栏式建筑,扩大了空间,主要功能是储物,并将厕所置于二层平面的室外,使之卫生与方便。

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

这种将藏式碉楼与杆栏式建筑相互结合的形式为历代藏族地区建筑中稀少,体现了不同建筑功用和风格完美结合,同时呈现出寒冷高原地区与潮湿多雨长江以南地区建筑风貌。建筑群整体保持了历史上遗留的原状,显示了与其时代特征的一致性。

班玛碉楼——青海藏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