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历城区南门天后路,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它是国内外同类建筑中礼仪规格最高的。现有建筑规模大,保存良好。它也是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第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

初建时,以宋徽宗赋予的“顺济”为庙名。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从泉州武江起航,回国后请朝廷全力重建,将“顺济寺”改为“天妃宫”。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施琅准备征台,奏报“神涌潮济师”、“有助于顺功”,清朝廷授予“保护国家、保护人民的妙灵应红仁普济天后”的称号,“天妃宫”又改名为“天后宫”。天后宫建筑群保存着宋代构件和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

主楼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包括山门、舞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卧室、东西轩、四亭、两斋馆、化妆楼等。泉州天后宫作为母祖信仰文化物质的载体,在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泉州天后宫于1988年1月1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天后宫原名“顺济宫”,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贸易港口之一。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为发展海上贸易,元文宗下令“加泉州海神日保护国家,保护人民,明天妃”,在泉州天后宫举行祭祀和称赞母亲祖先的仪式。

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命令福建守卫重新装修寺庙。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从泉州武江(顺济桥称武江)出发,从渤泥(加里曼丹岛文莱)出发,重新装修改为“天妃宫”。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平定台湾省,皇帝封母祖为“保护国家,保护人民,灵魂,善待天后”,更宫为“天后宫”。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礼部郎中雅虎到天后宫祭拜。

清雍正元年(1723年),皇家牌匾“神昭海表”挂在大厅里。泉州天后宫经历了朝代的修复,现有的建筑仍然保留着宋朝和明清时期的一些构件。泉州天后宫总建筑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朝南。

总体布局大致如下:山门、戏台、正殿(天后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布置、宿舍、梳妆楼、中轴线两侧依次设有东西阙、东西廊、东西轩、四亭、两斋馆等。其中,正殿、亭子和廊轩是明清时期的组成部分。

泉州天后宫是一座寺庙建筑,因此建筑布局以祭祀功能的天后宫为中心,沿南北向前和向后展开,山门两侧设有钟鼓楼。天后宫规模较大,采用走廊式,前面有一个重门厅,后面是供奉母亲祖先的正殿。殿前与舞台共同形成了天后宫重要的祭祀和表演空间。

正殿前的庭院宽敞,然后有两个更私密的庭院。庭院两侧设有走廊、亭子等附属建筑,建筑群周围设有墙壁和角楼。泉州天后宫是现有天后宫中为数不多的保留梳妆楼的天后宫之一。

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泉州天后宫原山门、马戏台因道路建设被拆除。1990年3月,由台湾省鹿港天后宫及其他委员捐赠重建。今天的山门被清代晋江县的学横星移走,五开间宽阔,牌楼造型,雕刻漆木斗拱,青石龙柱,两侧石麒麟,虎窗,屋顶重檐四坡,屋顶反翘瓷雕八龙二鳄,角脊伸展卷曲,线条柔和优美,整体结构华丽壮观。

戏台与山门后檐相连,坐南朝北,木质藻井顶盖。雕脊画坊小巧玲珑,具有泉州独特的艺术风格。泉州天后宫戏台

舞台与山门相连,面向正殿,南朝北。舞台高1.3米,宽6.4米,深5.15米,总高8米。室内顶部结构为木制斗拱和藻井,并进行了绘画和雕刻,具有闽南典型的建筑特色。

从舞台的功能来看,泉州天后宫的舞台为正殿服务,在祭祀母亲和祖先的活动中,使用频率不高,所以舞台水平低,规模小。

山门两侧紧邻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这座建筑是一座二层楼阁,面向通衢。两楼高耸,楼上分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威武庄严。

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泉州天后宫天后殿即正殿,是明清时期天后宫木结构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建筑之一。天后殿高12米,深25.6米,宽24.6米,占地635.5平方米,殿前有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空间。天后殿周围有花岗岩砌筑的台基,高出地面1米。与其他天后宫不同,泉州天后宫天后殿在结构上增加了走廊,也称为檐廊,使深度大于开间,增加了崇拜空间。

天后殿屋顶采用重屋檐休息山顶,整个建筑高大挺拔,象征着母亲祖先的崇高地位。天后殿是泉州天后宫装饰华丽的建筑之一。屋顶以灰色塑料为主,以龙凤为主。梁、柱、方等木构件上也有许多绘画和雕刻。

殿顶建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歇山式,正脊是天后殿的最高点,两端五颜六色的瓷双龙戏珠,造型精致,光泽鲜艳,展现了整个大脊龙的最高主题。四叉脊结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凰,背面有人物故事,有龙凤、麒麟、玄武、双虎,体现吉祥如意,庆祝长寿,是闽南建筑艺术之一。

卧室又称后厅,地形比正厅高1米多,两侧突出部分设为翼享,左右斋馆。整个大厅是明代的大木结构建筑。屋顶是两个斜坡上的悬山楔,有七个宽阔的房间,35.1米,深度19.8米,高度约8米。木梁框架又大又简单。大木柱位于浮雕仰莲瓣花岗岩的圆形石基上。一对16面青石雕刻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保存在大厅前檐柱上。

估计是明代装修时的称号。柱子上有一根木柱,上面刻着对联“神功护海,水德配天地”。前面原来挂着明代大书法家张瑞书《后德配天》的横匾。

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卧室后,座位位于整个宫殿最高的阜处。在过去,它是一座木制双层牌楼式建筑。楼前有一条扶栏走廊,宽七个开间,深三个房间。长期倾斜,基础侵入他用,任意重建。远景规划拟根据旧址恢复原木楼阁,以求天后宫全貌。

泉州天后宫建筑的山墙、屋檐、入口、天井周围、门框、门槛、鼓石、柱、梁、角、台阶、柱基、栏杆等建筑装饰部分随处可见鸟类、动物、花卉、人物等雕刻精美的图案。

泉州天后宫的卧室保留了一对十六面青石雕刻。元代印度教寺庙的石柱是国家木结构建筑的瑰宝。石基是花岗岩圆形仰莲花瓣的浮雕。石柱上方有三分之二的木柱,上面刻着一对对联:“神功护海,水德配天地”。

母祖传说,母祖,原名林默,清远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3月甘三日,父亲林,母亲王,注重积德行善,乐于助人,40多岁。虽然生了一男五女,但总觉得单枝很难传宗接代,向观音菩萨祈祷再生一男。王很快就怀孕了。王出生时,看到一道光从西北射入她的房间,光彩夺目,香气四处飘荡,久久不散。

林默娘长大后,决心一辈子做好事,帮助别人,决心不结婚,专注于医学研究,消除灾害和疾病。她性情和平,热情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但也引导村民避免邪恶,谁死了,愿意向她寻求帮助。当时,莆田瘟疫很流行,林默娘试图用药物抢救村民,果然康复了。村民们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宋雍熙四年(987年),重阳节,妈爷爷开船渡北,西风正急。途中,他遇到了风浪,船在风浪中剧烈颠簸。妈祖觉得父亲和兄弟去世了,亲自去救他。他父亲救了他,他的兄弟和他自己去世了。就这样,村民们称赞她“理解秘密,预测自己的责任,村民们经常从疾病中康复。长能坐席渡海,云游岛屿,人叫神女,龙女。”。

因为默娘生前善待人民,升化后被沿海人尊为海上女神。莆田渔民在妈祖升天的地方为他们建庙供奉。这座寺庙是莆田湄州妈祖庙,被称为世界上5000多座妈祖庙。

渔民们定期祈祷和祭祀,以便他们的祖先能够继续保护他们。母亲的祖先相信清朝,东南亚国家和台湾的私人贸易和移民热潮在泉州港进一步兴起。随着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母亲的祖先的信仰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据史料记载,泉州商人“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棠翡翠,无处不在;纹身之地,雕刻之国,无处不在。”泉州商人每次去一个地方,都要建会馆,从家乡邀请妈祖祭祀。泉州天后宫原本有苏、宁、福、寮郊等多个郊区,附近有鹿港郊区的大厅。

每次天后宫建成,各大商业郊区会馆都会捐款表示虔诚。据统计,台湾省有800多座母祖庙,母祖信徒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堪称母祖信仰的盛地。

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从台湾妈祖寺庙的水平来看,它们都属于“精神分离”。首先,从大陆持有母祖的神符或香火到台湾进行祭祀被称为“香水分离”。第二,从大陆持有母祖的神像到台湾的祭祀被称为“分离”。

台湾的妈祖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湄洲妈妈、温陵(泉州)妈妈和银通(同安)妈妈,即湄洲妈祖、泉州妈祖和同安妈祖。然而,世界上的妈祖湄洲最初起源于相同的地方,即莆田湄洲妈祖庙。

其来源来自明清时期福建向台湾省的大规模移民。泉州天后宫以弘扬母祖文化为核心,多次组织参观团体赴台展览交流文物,在泉台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泉州天后宫还连续举办了两次澎湖“乞龟”民间活动,接待了许多台湾信徒来参观祖先的香味。泉州天后宫修复20年,台湾同胞源源不断地寻找祖先和香味,从泉州天后宫邀请了数百尊母亲祖先的雕像。

澎湖天后宫、彰化鹿港天后宫、台南大天后宫等数百座宫殿与泉州天后宫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天后宫建成以来,台湾同胞不完全统计了100多万人参观了泉州天后宫。泉州天后宫已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泉州天后宫-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