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作为世界主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自汉代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佛教的兴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思想、艺术和雕塑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到佛教对中国艺术和雕塑体系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谈论北魏,一个由鲜卑民族建立的王朝。除了废除佛教的太武帝信仰道教外,北魏的皇帝都相信佛教,并利用佛教来维护统治。魏书▪《石老志》中提到:“太祖明瑞好道,就是今天,沙门应该尽礼”。这种“皇帝即如来”的说法为北魏佛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魏文成帝即位后复兴佛教,并在和平年间(460-465)在北魏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造了大型石窟云冈石窟。另一个建于北魏的中国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在孝文帝时期被挖掘出来。
大规模、分阶段建造的石窟生动地记录了印度和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也记录了佛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过程。例如,北魏早期的佛教造像仍然可以看到印度和西部地区的遗产,后期的汉化已经成为主流。一些细节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发生变化。例如,佛像的肩部褶皱,从北魏中期的“Y”字形逐渐变成了晚期的阶梯形,脸型也从圆润变得越来越细腻。
北魏佛像大致可分为迁都洛阳前后。迁都前的佛像多为通肩或右肩外套,衣纹结构多为U形或V形,线条隆起,中间刻有阴线。菩萨头高髻,戴冠,上身露出,下身穿裙子,肩长袍。早飞是穿裙露足,然后逐渐变成长裙飘舞,包裹双脚。佛坐像和观音立像是单尊铜像的常见主题。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洛阳,汉化趋势明显体现在佛像造型上。在这一时期,佛像看起来很瘦。除了肩膀和右肩,外套也开始流行于南朝文人的博带式。外套里有僧侣和裙子,下部的褶皱层层重叠。菩萨雕像虽然还露出上身,但佩戴的饰物增多,长袍更宽更肥,形式美观,汉风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