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信寺——太谷繁荣过去的见证者

太谷被称为“阳邑”,因为商时是箕子之国,春秋是晋大夫阳处父的食邑。;汉代设阳邑县,居住地为今阳邑乡所在地。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城址西迁10公里至白塔村,现为太谷区驻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太谷”,名字至今仍在使用。

净信寺位于太谷区阳邑乡阳邑村,即故时封地“阳邑”所在地。净信寺位于北朝南,现有第二个进入庭院。现规模形成于明正德时期,戏台在清道光时期重建。

从南到北,墙在山门外。第一个进入医院北侧的正殿是三座佛殿,悬挂在山顶,有三个宽阔的房间,包括释迦牟尼、药剂师佛和阿弥陀佛。正殿两侧有三座天王殿,朝南,东西两侧有钟鼓二楼;钟楼上挂着匾额,上面写着“鹭栖”;鼓楼上的牌匾上写着“鲸鱼”。钟鼓楼南侧是奶奶殿和灰泉殿。南侧中间有一个舞台,两边都有一扇门。

三佛殿东西两侧设有腋门,可进入第二医院。第二医院的正北是悬山顶的五个大雄宝殿。关帝殿和公馆分为东西两侧。东西两侧有五个大厅,内部有隔断,分为三个大厅。东配殿分别为普贤殿、观音殿和狐突殿,从北到南;西配殿分别为文殊殿、藏殿和土地殿。各殿内均有彩塑,彩塑质量参差不齐。东西配殿之南,各有三条碑廊,碑廊内各代碑刻32通。有两个“唐碑”,还有几个清朝民国捐赠的碑刻。

2006年5月,净信寺入选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国家对寺内各处建筑及彩塑进行了修缮。

净信寺有32个早期碑刻,有两个砂石质地。碑面被严重剥蚀,上刻有宋体“唐碑”二字。其中,东碑廊“唐碑”提到“武骑尉”等唐代官职,古地名“昌阳县”;对面的“唐碑”指出了“阳邑”的名字来源,同时提到了“我唐”、“我皇齐”等字样,但没有找到明确的年龄,所以暂时无法准确判断其年龄。

从明清其他碑刻来看,净信寺的建设历史可以基本明确。根据天启二年(1623年)《阳邑镇净信寺碑文修复》,净信寺“创自唐开元,重建于金大定”。明正德时期,“以正殿为南殿,后补大殿、东西廊五间,灰泉庙一间,乐亭一间。”文字内容表明,在明正德年间的这次大修中,净信寺形成了现有的基本格局。

净信寺——太谷繁荣过去的见证者

同时,大雄殿琉璃脊刹背后有“正德十七年(1521年)”、二进院东配殿琉璃脊刹背后的“正德十三年(1518年)”题记,也是对其“以正殿为南殿,后补大殿,东西廊各五间”的又一印证。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止于外两廊旧址,建钟鼓楼各一座”;万历丙辰年开始(即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摧毁灰泉庙和乐亭,在山门内创造三对殿宇。从而形成了现有的一进院规模。

净信寺琉璃题(共有三处,正殿由于背后环境差,没有收集图片)

此后,天启三年(1623年)砖砌天王殿;崇祯二年(1630年)绘制正殿冥阳水陆壁画;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建舞楼,门外照墙;雍正十三年(1714年)翻新正殿;乾隆元年(1736年)金装神像;道光六年(1826年)修复了整个寺庙,并修复了舞台。

净信寺——太谷繁荣过去的见证者

从此,净信寺的历史维护工作基本结束。

太谷以其明清时期的繁荣经济和晋商的“欧亚交流”而闻名。即使在中华民国,北京大学校长姜梦林先生也会在文章中称太谷县为“中国过去的华尔街”,这显示了它的商业繁荣。

在净信寺纪念馆,有许多寺庙捐赠名单,从清康熙纪念碑,开始零星商人捐赠标志,到清乾隆人数进一步增加,到道光六年,商人捐赠超过一半,显示商人经济实力,当地商人巨人,也证实了太谷城市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净信寺——太谷繁荣过去的见证者

在净信寺的维修过程中,不仅使用了当地商人的资金,还向太谷以外和太谷人经商较多的地区筹集资金。从相关史料和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太谷商人在清乾隆年间聚集在沈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人群体,是清乾隆年间寺庙建设的主要外部融资场所。清道光前后,太谷商人的经济影响达到顶峰,根据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纪念碑,为净信寺重建捐款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陕西、陕西、河南、辽宁、吉林、甘肃、宁夏、江西等省份,涉及范围广,捐款大,是太谷商人活跃范围、资产实力、桑子综合体的有力证明。

因此,在太谷商人财力的加持下,净信寺可以保留结构精美、装饰复杂的舞台,大量彩塑也是合理的。

太谷商人通过长期、广泛的贸易活动,积累了大量资金,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志成信是太谷的第一张票,随着其发展,志成信在全国许多城市设立了分号,成为太谷金融业发展的代表,此外,太谷还有当行、银行等金融业,已成为“山西金融中心”。

净信寺——太谷繁荣过去的见证者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清末外国资本的涌入,外国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此外,国内形势动荡,清末民初太谷票号逐渐衰落,繁荣景象不再消失。这也可以从中华民国时期净信寺维护数量减少、维护规模减少、商人参与急剧减少等信息中窥探出来。

叙述经济后,回首往事,你会再次注意到像翅膀一样飞翔的戏楼。这个舞台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根据碑刻《中宪大夫侯泉同知加二级大径杜公独修剧场纪念碑》,村里当时打算重修剧场,但资金不足。这时,杜大径带领他的儿子和侄子慷慨出资,互相帮助,带动村民们“乐于服从”,花了很多钱装修剧场。最后,他“因善降福”。

事实上,这只是山西无数寺庙背后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是当地村民故土情结的生动体现,是衣锦返乡、成绩小的回馈。这也与另一个碑刻“阳邑自称仁义乡,风俗简约,人情诚实,为太谷四镇之一”形成了一定的呼应。在晋商核心区,在印象中,要秉承“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谐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这是古代晋商精神的时代体现。

净信寺——太谷繁荣过去的见证者

然而,缺点也需要承认,你可以感受到一些村民对外国人的偏见和屠宰心理,然后回顾过去晋商诚信和正义的精神,心脏将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差距。诚然,“仓库知道礼仪,食物和衣服知道荣誉和耻辱”,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一些负面因素的产生,也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真理,最终将成为历史,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