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大厦作为广州最经典的历史记忆载体和最具特色的建筑,承载着广州过去的古老面貌,弘扬了广州变迁的精髓,成为广州向现代城市发展的难得色彩。
关于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砖木结构,均为青砖。第二,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门窗。第三,满洲窗图案丰富多彩。
西关大屋是清末富商在广州西部西关角(今荔湾区)建造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明代西关已成为广州市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逐渐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西关角形成,包括文昌桥、大观桥、盘塘、昌华园。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扩展到西关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人所建。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镶嵌花岗岩。其平面布局以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在纵深方向展开。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厅堂。中轴线自前而后,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餐厅)、二房(尾房)。每个大厅一进,一般大屋二三进,形成许多中轴线。两侧偏间前部左侧为书房和小院,右侧为偏厅和客房。客房屋顶为乘凉、赏月、西关小姐七夕拜月(拜七姐)等平台。卧室、厨房等。偏厅、客房后面。园内种花木,筑假山鱼池,相当优雅幽静。
西关小姐
被誉为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民间谚语,它描述了不同地区的聚落划分,也使西关小姐成为老广州的重要文化象征。
“西关小姐”这一称谓产生于清末,当时的广州西关地区自十三行建立以来,经济富庶,在今天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一带豪宅林立、巨户云集,在这些名门望族所生活的西关大屋中诞生了一群千金小姐,坊间遂将清末民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居住在西关一带出身富裕的女子称为“西关小姐”。
晚清时节,西关小姐的服装非常时尚优雅。由于小姐们家境富裕,很多都接受过西方教育,当时引领时尚潮流,是当时广州最时尚的女性。
西关小姐与富人息息相关,富女结婚的故事也让人目瞪口呆。一位西关大宅主人周老十将女儿许配给了香港商人蔡老赞的儿子。他嫁给女人的嫁妆太多了,甚至不能一一列出。最后,周家在小册子上写了不求人二字,说女方送给男方的物品都准备好了,但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