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的挖掘起源于古印度。如果再往前追溯,与尼罗河沿岸山崖上的古埃及中王国贵族挖掘的岩窟墓地有关。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受岩窟墓地的启发,出现了一个大型石窟,仿照寺庙的形状在悬崖上挖掘,其中最著名的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1237年在位)在埃及南部挖掘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图辛拜勒神庙)按照埃及神庙的规格安置,庙前还雕刻了四尊高达20米的法老象。这些雕像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巨大的石窟雕像。
因此,可以看出,古埃及的石窟寺庙是由石窟开挖而成的。据史载,波斯帝国舵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8-330年)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巨大帝国。受古埃及石窟墓地的启发,波斯也出现了根据悬崖开挖的陵墓和寺庙。这种形式的悬崖陵墓和寺庙进入印度后,逐渐发展成为印度石窟寺庙的先兆。
阿育王(公元前268-232年)在印度孔雀王朝的第12年,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格雅附近的巴拉巴尔开挖了两座岩石洞穴。巴拉巴尔石窟虽然当时没有佛教性质,但开启了印度石窟寺建设的先例,为印度佛教石窟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受佛教影响,石窟寺在印度西部德干高原兴建。
因此,石窟成为早期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类型,后来发展成为石窟寺。印度石窟按开早晚两期。早期石窟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相当于沙多婆克时期;晚期石窟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8世纪,相当于古多及其后期。沙多婆那和古多朝国力强大,支持洞穴建设。这些石窟大多集中在西印度德干高原的坚硬岩石中,比哈尔邦和东海岸的奥利萨帮和安德拉邦只有少量石窟。巴雅、贝德萨、昆达诺、皮塔尔宽拉、郡纳尔、纳西克、卡尔拉、坎黑里、奥兰伽巴德等具有代表性的石窟。
印度佛教石窟用途,印度佛教石窟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崇拜塔的塔堂窟,音译为支提窟或支提窟;一种是僧侣居住的僧房窟,音译为毗诃罗或毗诃罗窟。早期的塔堂窟和僧房窟都是在天然岩石中凿出简单的纳身空间,后来的石窟寺院就是这两种窟的合成。印度的许多石窟通常成群结队地布置在中西部大片岩石的偏远高原上。石窟所在地的石头很硬,可以雕刻,长期保存。凿石窟寺需要100-200年的时间,当时印度人的平均寿命约为30-40岁。因此,印度石窟寺的建设必须由几代人完成。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印度石窟石刻依靠对宗教的信仰力量,可以凿成并延续下去。没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和印度人的毅力,很难想象。
塔堂窟是仿木结构建筑的风格和结构。标准形塔堂窟的平面形状为内半圆形,前为圆塔,前为矩形大厅。平面为马蹄形,侧壁和后壁前有柱。标准塔堂窟形状的前部为柱形分割的正厅和两侧走廊,后部为半圆形后厅,后厅中心有塔。圆形塔堂与矩形礼拜厅和长条形侧廊相结合,石窟内的正厅与后厅相结合。
巴雅石窟第12窟是最早标准的塔窟堂示例。洞穴最宽7.9米,深18米。入口处有一个大拱门,上面有一个大尖拱门。拱门的两侧垂直向下。拱门的顶部是仿木结构,使岩石雕刻成檩条和椽子。塔的基础只有一层,碗丘是一个低半球形,前门两侧是一个高浮雕门神,前墙的中心是一个大明窗,明窗的外边缘是拱门过梁形状,上中心有尖头,拱门过梁两侧翼向内微弯曲,整个拱门过梁向前突出,明窗两侧有浮雕柱,柱表面有繁文缛节装饰。柱头刻有动物,柱间有浮雕塔。前室正壁顶部有一列拱楣明窗浮雕,明窗中刻有仿木结构的放射支架。洞内正厅两侧各有一列素面八角柱,柱体直立,下有壶形柱基。
早期僧房窟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面的大部分是巴雅。典型的形状是洞穴中心有一个方形的中间大厅。中间大厅入口处的一面墙打开了门,其他三面墙打开了卧室。中间大厅和卧室的面积相对较小,行形不规则。以巴雅第19窟为例,中厅两壁共有四间客厅,客厅门上有尖拱楣,门间有龛。中厅为平顶,地板为不规则方形。前廊平面为横长方形,一端墙开一间卧室。卧室门外两侧有帝释天和日的浮雕故事,采用粗糙的表现手法。前廊顶部有半拱券和仿木椽。前期僧房窟中厅面积扩大,前壁外三壁各开相同数量的卧室,位置和形状比以前整齐。第12窟和皮塔尔阔拉第7窟是印度早期僧房窟后期的典型例子。与早期的僧房窟相比,早期和后期的僧房窟有华丽而复杂的浮雕图案,追求宏伟的风格。
5-8世纪的印度开启了后期石窟建设的高潮。塔堂窟和僧房窟后期仍继续建设,但形式和数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寺院房屋类别组合制度的变化,塔堂窟比例降低。僧房的形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厅正壁开佛堂,供奉佛像。僧房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僧尼的住所,还具有拜佛的功能。在窟内装饰方面,前期僧房装饰简单简单,后期僧房装饰实用。因此,僧房内的浮雕和壁画越来越多,未来越华丽。后期塔堂窟也是追求华丽装饰效果的趋势。
阿扬陀石窟是后期最早、最大的洞窟,大约在4、5世纪。以阿扬陀石窟第29窟为例。石窟的平面形状与早期相似。它仍然是马蹄形的,两边都有柱子。然而,前廊的面积扩大到前庭,并增加了露台门。许多单身佛像或佛像可以画在前庭正壁大厅的柱间和两侧的壁雕处。塔基大幅上升,以便在前面打开一个大社区。社区内刻有主尊佛像。主尊佛像与塔身相连,占前面大部分面积。这种在塔正面设置壁龛的做法是从中亚甘陀罗传入,但前期没有。
窟内仿木结构的做法大大降低,这是后期明显的特点。塔堂窟前后期最重要的变化是主要的周对象从以前的覆钵塔变成了现在的主尊佛像和依附的覆钵塔。后期阿扬陀洞窟僧房窟形态的突出变化是在中厅正壁中间增加一座佛堂。佛堂通常前后两进,里面有三尊巨大的石雕佛像,即佛像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像,佛像占据了里面的大部分面积。两面墙上有浮雕的伎乐和天人像。中厅四面有柱子,柱子外面有回廊,然后三壁开房。大多数僧房都有很多装饰,中厅顶部和回廊外面都是壁画,正门内外和回廊柱都有浮雕。阿巴陀洞窟的雕刻题材无非是雕像、故事浮雕、装饰浮雕,分布在门厅和柱子上。
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有印度古代绘画艺术宝库。有13个保存壁画的洞穴,如第1、2、4、6、7、9、10、11、16、17、19、22、26等。洞穴壁画的主题主要是本生故事,如本生、六牙象等。壁画分布在前廊正壁、廊柱、中厅四壁、天花板、柱子等处。壁画的主题分布通常是前廊的正壁和柱子上的佛像和菩萨。中间大厅的四面墙主要画佛和自己的故事,天花是各种装饰。装饰的主题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各种主题形象多变,表现出画家丰富的想象力。这些装饰画在中心环和周围的方形藻井中。藻井方幅中画的动物有象、水牛、鹅,其间穿插着各种花草,伴随着侏儒、伎乐和飞天。这些复杂的装饰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增添了洞穴中厅的华丽气氛。图片